汉方有氧运动保健胃腸道功能
台湾劳工压力大、工时长,容易引发自律神经失调,普遍有胃炎、胃溃疡、胃食道逆流等消化性疾病,几乎人人随身携带胃肠药保健。不过,药非完全无害,专家建议,民众空暇时做做汉方有氧运动,藉由穴位刺激和经络循环,调节自律神经系统,也能增强胃肠功能,预防消化道疾病。
汉方有氧结合中国传统经络和有氧运动的概念,可调节全身气血循环和自律神经系统。
台湾人的过劳文化在世界名列前茅,工作时数远远超过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劳工长期承受庞大压力,积劳成疾,较常见的就是自律神经失调和各种消化道症状,轻则影响工作情绪,严重时会导致难以恢复的健康耗损。
中国文化大学运动与健康促进学系助理教授戴旭志表示,汉方有氧主要结合中国传统经络和有氧运动的概念,调节全身气血循环和自律神经系统,可进而保健胃肠道功能,减轻或预防肠胃不适的症状。
【第一组动作/基础版】
第1式「调理脾胃单举手」动作示范。
第1式/调理脾胃单举手:右手放在胸前、掌心朝上,手掌和手臂顺势往身体外侧、往上旋转画圆,慢慢拉高手臂,至最顶端时手臂放鬆、轻放;接著换右手重複相同旋转拉高的动作;最后双手一起动作。
第2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吸气时,双手弯曲,由下而上慢慢举至胸前,掌心由上转外,吐气,双手放鬆下放;重複类似动作,渐进式地拉高双手高度,直到最高点反手托天,完成一个循环。
第2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动作示范。
说明:
这两个动作是透过单手或双手的移动来刺激自律神经系统,在手举到最高点时放鬆,可训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自动协调和平衡切换,和缓肠胃系统。
手部包括腕关节、手掌和手指含有许多穴位,此组动作可透过腕关节的旋转和扣腕动作,刺激手部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等重要穴位,畅通气血循环。
动作时应採渐进式原则,依据个人生理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可单手或双手先做低高度的托天理三焦姿势,牵动的肌肉和关节系统相对较单纯,待身体适应运动强度后,再逐渐加入複杂性更高的托高上举和肩肘旋转动作,以免运动伤害。
手腕处穴位示意图。
第二组「双手托天理三焦加强版」动作示范。
【第二组动作/加强版】
动作时,单手扣腕、扣手指头,手臂伸直,重複吸气时上举拉高、吐气时扣手下压的动作,左手做完换右手,单手换双手。此动作可刺激心脏泵出的血液量缓慢增加,让身体有时间调适运动强度。需注意的是,每个动作拉到最高点后,需扣腕再往前。
肩井穴穴位示意图。
说明:
此动作是双手托天理三焦之变形版,结合豹形拳训练末稍小肌群的动作,以及腕关节和大肌群的训练,进行肩关节、胸大肌、上肢肌肉的统合性运动。
穴位保健部分,第二组的豹形拳搭配手指小关节弯曲的动作,可刺激指间穴位,而扣腕、举臂的拉撑延展动作,可进一步刺激肩井穴,促进上半身气血循环流畅,达到舒缓神经、改善循环、保健肠胃道功能的目标。
重複此动作后,可感觉上半身变热,也能藉由手部上举下压的动作,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取得平衡,紧绷的精神和生理获得舒缓,进而改善或减轻肠胃的压力和负担。需注意的是,此动作建议在空腹时、工作压力大时操作,千万不要在饭后一小时内做此动作,避免导致肠胃过劳而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