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小感冒会连累体弱儿患肾病

小感冒会连累体弱儿患肾病

夏季是儿童感冒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广州这样的多雨城市,空调的使用更是让儿童的身体调节能力受到考验。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等看似小毛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肾病综合征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于力教授提醒,2至6岁的儿童是小儿肾病综合征的高发人群,男孩多于女孩。大部分患儿可以治愈,但部分患儿病情反复,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高度水肿。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变化,如出现眼睑水肿、全身水肿、疲倦、厌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免疫力低下也是重要诱因。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乙型肝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肾病综合征。

预防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关键是加强儿童免疫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感冒等疾病。同时,要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蛋白质,并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如果孩子不幸患上小儿肾病综合征,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是广东省内领先的小儿肾病治疗中心,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和先进的诊疗设备。如有需要,家长可以带孩子前往就诊。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如何有效控制和改善蛋白尿

尿蛋白流失,医学上称为蛋白尿,是指肾脏在滤过血液时未能有效重吸收蛋白质,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体外。这种情况可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包括急性肾炎、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等。蛋白尿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肾小球的滤过膜破坏、肾小管的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有关。长期存在的蛋白尿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等,甚至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蛋白尿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调整也能帮助控制蛋白尿。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限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起蛋白尿的疾病。最后,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对肾脏造成额外的负担。总之,蛋白尿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肾脏问题,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病情。 例如,张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蛋白尿患者。起初,他并未注意到自己的尿液有任何异常,直到出现水肿和乏力等症状。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发现他患有肾小球肾炎,并伴有蛋白尿。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蛋白尿也逐渐减少。现在,他每天坚持健康饮食,定期进行体检,并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及早发现和治疗蛋白尿是非常重要的。

疾病解码者

14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病综合征与尿毒症:区别与治疗策略

肾脏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然而,当肾脏受损或失去功能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是两种常见的肾脏疾病,虽然它们都与肾脏功能有关,但它们的本质和表现却有很大不同。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症状综合征,通常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高度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肾脏的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血液中的废物和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病因和症状来延缓病情进展。例如,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浮肿和蛋白尿。 相比之下,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示肾脏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肌酐水平通常高于707μmoI/L,伴随着少尿或无尿、乏力、血压升高、贫血、浮肿等严重症状。尿毒症的治疗需要依赖透析或肾脏移植来代替肾脏的功能。 了解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的区别对于患者和医生都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才能更好地管理这些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一个名叫小明的年轻人在体检中被发现有大量蛋白尿和浮肿,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医生给他开了抗高血压药物和利尿剂,并建议他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定期复查。小明遵循医生的建议,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 总的来说,肾病综合征和尿毒症虽然都与肾脏功能有关,但它们的本质和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通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这些疾病,保护我们的肾脏健康。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医学奇迹见证者

1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尿:原因、诊断和治疗

血尿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通常是由于泌尿系统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血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红细胞,而肉眼血尿则是指肉眼就能看到的红色尿液。血尿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生理原因主要是由于月经血污染或剧烈运动等引起的,而病理原因则可能涉及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结石、肿瘤等。对于血尿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其原因,然后针对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血尿是由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果是由结石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介入治疗。无论何种原因,及早诊断和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以避免可能的并发症和长期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45岁的女性在剧烈运动后出现了肉眼血尿,经过检查发现她患有肾结石。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给予适当的药物和营养支持。通过及时的治疗和日常保健,她成功地恢复了健康,并避免了可能的并发症。

远程医疗新视界

12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理解腹腔积液:超声分度与临床管理

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超声检查是诊断和评估腹腔积液的重要工具。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腹腔积液可以分为三种程度:少量、中量和大量。每种程度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少量腹腔积液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是生理性积液或轻微炎症引起的。中量腹腔积液可能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大量腹腔积液则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腹部膨隆等严重症状,需要紧急治疗。 腹腔积液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治疗方法也因病因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腹腔穿刺排液、手术等。预防腹腔积液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初次就诊时被诊断为中量腹腔积液。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我们发现她的腹腔积液是由肝硬化引起的。我们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帮助她成功控制了腹腔积液,并改善了生活质量。

医疗趋势观察站

14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病水肿的治疗方法及日常保养

肾病水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体内液体滞留,导致肢体、面部或全身性水肿。这种情况通常是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尿液中流失蛋白过多引起的,进而导致低蛋白血症。对于轻微的水肿,单纯使用利尿剂口服即可见效;而对于严重的水肿,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利尿剂,甚至输注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来利尿。若上述方法无效,且患者出现尿少等症状,可能需要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来脱水。 肾病水肿的治疗不仅限于药物治疗。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过多的水分摄入,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此外,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位患者,名叫张先生,他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来到医院就诊。起初,他的水肿比较轻微,医生给他开了利尿剂口服。但是,由于他没有按时服药,水肿逐渐加重,甚至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后来,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给他静脉注射利尿剂,并输注白蛋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水肿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总之,肾病水肿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水肿的程度、肾功能状态、伴随的其他疾病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才能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绿色医疗倡导者

14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探索胸腔积液的成因与管理

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指的是在胸膜腔内存在过多的液体。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紊乱等。这些疾病会导致体内的液体平衡失调,从而使得液体积聚在胸腔内。另外,恶性肿瘤、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结缔组织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胸腔积液的发生。 对于胸腔积液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其具体原因。例如,如果是由于心力衰竭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来帮助排除多余的液体;如果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法。因此,针对性的治疗对于胸腔积液的管理至关重要。 除了针对性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健措施也可以帮助预防和管理胸腔积液。例如,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避免感染、限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等都可以对此有所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胸腔积液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因此,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远程医疗新视界

14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钠血症:病因、症状与治疗

高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通常由多种原因引起。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血钠水平的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口渴、吞咽困难、心跳加快、声音嘶哑、皮肤干燥、周身乏力、头晕和轻度的烦躁等症状。更严重的高钠血症会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包括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惊厥、抽搐、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单纯性的失水或失水量明显大于失钠时的浓缩性高钠血症,以及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下肾脏对钠的排泄减少所致的高钠血症。例如,一个名叫李明的年轻人因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而脱水,导致血钠水平升高,出现了口渴、头晕和乏力等症状。经及时治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和改善。因此,对于高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除了及时补充水分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管理。 高钠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纠正脱水和调整血钠水平。轻度的高钠血症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液来补充水分,重度的高钠血症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积极的治疗。预防高钠血症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避免过度流失体液,并定期检查电解质水平。对于患有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加注意电解质的平衡和监测。总之,高钠血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电解质紊乱,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避免其严重后果。

AI医疗先锋

15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如何应对和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通常是肾脏疾病的早期信号。例如,早期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肾病等都可能导致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因此,当我们在尿液中检测到微量白蛋白时,首先需要确定其基础病因,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对于由糖尿病引起的微量白蛋白增加,需要通过控制血糖来管理;而由高血压引起的,则需要控制血压。 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使用降低尿蛋白的药物也非常重要。常用的药物包括贝那普利和黄葵胶囊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脏功能。如果尿蛋白量较高,医生可能会短期使用激素来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改变也可以帮助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限制摄入高蛋白和高盐的食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过度疲劳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帮助控制基础疾病,还可以改善肾脏的健康状况。 如果你发现自己尿液中出现了微量白蛋白,不要惊慌。及时就医,寻找专业的医疗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肾脏健康。

医疗之窗

15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肾穿刺活检术:风险与注意事项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然而,肾脏也可能发生各种疾病,例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等。为了确诊这些疾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穿刺活检术。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获取肾脏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从而确定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肾穿刺活检术的过程通常如下:首先,医生会使用局部麻醉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然后,通过超声波或CT扫描等影像学技术来定位肾脏,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接着,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针头穿过皮肤和肌肉,直至达到肾脏。最后,医生会用这个针头抽取一小块肾脏组织,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虽然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但它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风险包括出血和感染。出血可能是由于针头损伤了肾脏或周围的血管所致。轻微的出血通常可以自行停止,但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需要进行输血或手术治疗。感染则可能是由于细菌在穿刺过程中进入肾脏所致。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腰痛、尿频等,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降低肾穿刺活检术的风险,医生通常会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血液检查、超声波或CT扫描等。手术过程中,医生也会尽量避免损伤周围的血管和器官。同时,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总的来说,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肾脏疾病。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这种检查方法仍然是相对安全的。

数字健康领航者

15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血肌酐73μmol/L是否正常?

肾脏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肾脏的排泄能力。一般来说,成年人的血肌酐正常值范围是50-110μmol/L(男性)和40-100μmol/L(女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功能会逐渐下降,血肌酐的正常值也会相应调整。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血肌酐的正常值通常被设定为小于88.4μmol/L。因此,如果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血肌酐值为73μmol/L,这是完全正常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血肌酐的正常值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长期卧床、蛋白质营养不良或肌肉含量较少的患者,他们的血肌酐正常值可能会低于一般成年人的正常值,甚至可能低至40-50μmol/L。因此,在解读血肌酐结果时,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果一个患者的血肌酐值突然升高到73μmol/L,这可能表明他们存在急性肾损伤。然而,这种情况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例如,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等都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肾脏健康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首先,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低糖为主,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其次,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再者,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可能存在的肾脏问题。最后,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那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总之,血肌酐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其正常值可能会因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血肌酐结果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疾病解码者

12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