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浩:解密恐婚族的心理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39健康网网友来信: 我和男朋友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见过双方父母,也和他们商量了,家长们都觉得可以。上个星期,我和男友拿着户口本准备去民政局领证,但他却在门外徘徊,而我内心也比较惶恐,这结婚可是大事啊!我心里不安稳,把男友拉过来,说你真的爱我吗?男友说那是当然啊,但是在我去领结婚证的一瞬间,当结婚证的大红章咔的一声盖下去的时候,我还是感觉心头震了一下。当然,我这个可能不算严重的,我们有的朋友,在结婚前还当了“落跑新娘”!可是,婚前恐惧,这种心理正常吗?

  随着婚期的临近,许多准新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担心这害怕那,甚至产生临阵脱逃的念头。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它会给我们的情感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婚前恐惧如何“破”?对此,我们请教了知名心理专家曹浩。

  婚前恐惧 男女表现不同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婚前男方的位置都比较被动,所以当婚后男方的位置变为拥有时,心态就会比较积极,而女方则是从个体走向了所属,以前的自信就会慢慢下降,这种关系的改变会带来落差感,而这种巨大的落差感会导致女性在婚前比男性有更多的焦虑

  如果一个人觉得长大了就是应该恋爱结婚,人不结婚就是不幸福的,那么带着这样的概念去生活倒是容易接受,但是细细品位,生活远没有这么简单,有些时候并不是你想嫁就嫁想结婚就结婚,再说也不能保证这结婚后就一定能幸福,或者为了幸福你要付出很多代价,当人一想到这个的时候,就会变得清醒。

  别怕! 婚姻 也能是爱情的延续

  虽然前不久的一个调查证明:婚后的幸福感要比单身时的幸福感强,但这只是百分比高而已,并不代表有婚姻的人都幸福。在婚姻中,法律界定的关系比较复杂,牵扯的责任义务也很明确,很多社会性的东西会衍生出来。有了冲突,怎么办?矛盾来了,如何解决?这代价会比较大:要离婚,要分财产,要协商抚养孩子的问题。

  于是我想到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当然这话也不全对,假如大家在婚姻中有一份经营意识,那么婚姻也不一定就把爱情丧失了,婚姻虽然不是爱情绝对的保护天地,但它也可以使爱情发展,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婚姻可以是爱情的延续。”

  很多人自称有婚姻恐惧症,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其实这样做的后果是:会更加弱化内心的力量,让自己对婚姻更加焦虑。其实前来咨询的多数人中,并没有真正标准的婚姻恐惧症,多数人在婚前其实是渴望婚姻的,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对,谈及婚姻时还会产生一种轻度的兴奋。

  探析恐惧缘由 给心理“脱敏”

  心理学认为,婚姻恐惧或许与早年的亲密关系发展有一定关系,有个叫肖萍(化名)的女生,由于在早年与父母的关系中经常体验到一种矛盾的感受,依恋与分离、安全与害怕、亲密与冷漠,所以长大后的她在陌生人面前行为得体,情绪稳定,但与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就容易自我挫败,不自信,言行不能自如。研究也证明:最能走入婚姻的爱情是恋爱的前两年,因为相处久了,互相探索与好奇的动机就丧失殆尽,结婚的意愿也就变得低下。

  在婚姻恐惧症的人群中,有些是社会舆论对婚姻生活负面宣传的牺牲品,媒体经常就如何处理婚姻关系进行各种讨论,这种社会氛围会促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们对婚姻有更多的顾虑,无形当中也就会让他们体验到一种更大的压力。

  另外,婚前同居也是对婚姻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由于现在人们对同居问题大多持宽容态度,所以同居现象比较普遍,这使得未婚青年对婚姻的期待心理相当程度地减弱,年轻人由于同居而对婚姻失去新鲜感,反而对婚后责任产生了更多的考虑,由此便表现出对结婚的恐惧;当然有些人也过于理性,把这个世界看得太透,觉得很现实很残忍,所以不想结婚;还有些人内心有创伤,对感情过敏,所以也不想结婚,但是不管一个女人对婚姻有多么恐惧,她总会遇到一个让她感觉安全而又有耐心的男人,给她慢慢地“脱敏”,直至平息她内心的恐惧。

   曹浩 ,国内知名心理专家、情感专家,贵州省婚姻情感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贵州省首家婚姻医院/情感诊所——贵州家和顺婚姻家庭咨询服务机构创始人。39健康网心理频道专栏作者,擅长婚恋情感。

  >>> 进入曹浩专栏


#过敏#过敏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打喷嚏、腹痛腹泻等症状常见过敏源有药物、食物、花粉、尘螨等应及时治疗,严重时可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简介过敏是指机体对外界抗原刺激做出的一种过度的免疫应答反应,当机体受到外界抗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时,患者体内会产生IgE抗体(一种对机体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通过抗体结合抗原,从而消除抗原对机体的刺激。但当这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过度时,便会引起患者过敏。会出现皮肤瘙痒、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表现为眼睑、面部、口唇水肿)。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及时救治,有生命危险。应积极查找变应原(也就是引起机体产生过敏的抗原)并避免接触,必要时可进行药物及脱敏治疗。大多数过敏可治愈,若发展为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则需要长期控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症状表现:过敏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鼻塞、鼻痒、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诊断依据:过敏依据患者接触变应原史、典型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诊断。过敏有哪些类型?根据反应发生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1.速发相反应2.迟发相反应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是否可以治愈?一过性的过敏反应可治愈,部分过敏性疾病需要终身控制。一过性过敏反应通过远离过敏源及对症处理后可治愈。过敏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过敏反应,消除过敏症状,预防并发症。是否遗传?是。过敏体质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黄闰月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