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免疫疗法 有望治疗青少年强直性脊柱炎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崔晓明

  最近一项由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们做出的成果揭示一类基因的功能缺陷伴随着青少年关节炎疾病的发生,而免疫细胞的缺乏是其中的关键原因。

  ERAP1是一类与强直性脊柱炎发生有明显联系的基因,这种自体免疫疾病影响着全球范围内数百万的人群,大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时期就会产生症状,并且会伴随一生。然而,该基因的突变是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的目前仍不清楚。

  --¬¬在最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这篇文章中,作者进一步揭示了该基因与免疫系统的联系。

  在自体免疫紊乱的情况下,免疫系统难以分辨“好的”或者“坏的”免疫细胞,这往往会导致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以及对自体正常细胞的攻击。

  由于这一原因,患者往往会出现盆腔、脊柱骨骼融合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肠道组织的病变。

  “我们知道Tr1细胞在消化道组织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这些细胞数量的下降或许与炎症反应的加重有关,在小鼠的强直性脊柱炎模型中这一猜想得到了验证”,作者们说道。

  对此,研究者们希望对人体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同时计划下一步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用于证明上述结论是否正确。

  “虽然目前仍有较多的工作需要进行,但这一新型的免疫疗法,即通过向患者体内回输Tr1细胞,将会有希望成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希望”。作者们说道。

#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脊柱炎)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男性青壮年好发,家族聚集现象明显法治愈,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简介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男性青壮年好发,主要侵犯脊柱小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及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表现为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休息时加重,活动时减轻。少数重症患者还会出现低烧、劳累、消瘦等全身症状。随着病程进展,患者脊柱会逐渐畸形、强直,甚至残疾,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进行早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脊柱炎症进展,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症状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下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早上起床后,病变关节在静止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僵硬,适当活动后逐渐减轻的现象),休息时加重,活动时减轻。晚期出现整个脊柱各方向活动受限,最终脊柱自下而上逐渐发生强直,法活动。诊断依据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腰背部钝性疼痛、晨僵)及其他症状表现,再结合X线、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和分析HLA-B27(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B27,一种白细胞表面抗原,该抗原若为阳性,高度提示强直性脊柱炎可能,但是少数正常人也表现为阳性,故单通过此方法能直接诊断)等做出诊断。目前国际上一般均沿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1)临床指标:①下腰痛、晨僵至少持续3个月,活动后减轻,休息后缓解;②腰椎前屈、侧屈和后伸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较健康同龄人和同性别者减少[1]。(2)放射学标准:单侧骶髂关节炎3~4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2~4级。诊断标准:(1)肯定:满足放射学标准和临床标准1~3条中的任意1条。(2)可能:符合临床标准3条;或符合放射学标准而具备任何临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率在0.25%左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2][3]。是否可以治愈?可治愈。强直性脊柱炎目前法根治,进行早期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脊柱炎症发展,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是否遗传?可遗传,但绝对,一般是在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导致发病。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铁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