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综述:肝细胞癌
2月17日,柳叶刀发表肝细胞癌的最新综述,系统总结了目前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诊断标准、防治现状以及正在开发的治疗药物。
摘要
肝癌居最常见癌症的第6位,居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3位。肝硬化病人进展到肝细胞癌的风险最高,指南推荐每6个月进行超声检查。超声监测可使病人在早期得到诊断,可通过切除、肝移植或消融得到治愈,5年生存率可超过50%。小的独立性肿瘤和肝功能良好的病人是最佳的手术切除对象。肝移植主要针对那些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的病人,尤其是那些在Milano标准(孤立肿瘤≤5cm,最多三个结节≤3cm)之内的病人。供体短缺几大的限制了肝移植的应用。经皮消融术式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其疗效受到肿瘤大小和部位的限制。对于多病灶、无症状、没有血管侵犯或肝外扩散的病人,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化疗栓塞也可以改善生存。随机试验发现索拉菲尼对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生存效益,表明分子靶向治疗对于这类化疗抵抗的癌症有效。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上。
文献检索策略和入选标准
该综述搜索了Medline、Embase和 Cochrane Library(从2000年1月到2011年12月),检索词为“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liver cancer(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原发性肝癌)”。同时还检索了其他相关文章检索刊物上的参考列表。只考虑以英文和西班牙语发表的文章。选择的出版物是过去5年以来发表的,没有排除常见引用和高度受重视的旧出版书籍。

展望
肝癌的治疗在过去1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已成为研究的主要区域。患有该疾病的病人可从有效治疗里获益,不管所处的疾病阶段。显然,一些领域还亟待发展。消融或切除后的复发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需要有效的预防药物。有效的化疗栓塞治疗后疾病进展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策略。此外,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方法确认新靶标和预测因子将会为晚期肝细胞癌确立新的治疗策略,也结果预测提供更好的方法。为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应该考虑收集组织样本,分子生物学数据还可能协助医生去观察肝硬化以防止其恶变。对于这些亟待发展的领域,持续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所有领域的知识有效的结合,以上的愿望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