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孩子 抓住关键期
在我国,婴幼儿发展研究和儿童保健、早期教育的工作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北京大学医学部“福康之家”是开展科学育儿跟踪指导服务的专家机构之一,根据我国的社会现实,不拘泥于传统,不断创造行之有效的适合国情的科学育儿办法。中心的黄老师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的重要性了:育儿工作不仅影响孩子的一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抓住孩子脑发育关键期
黄老师介绍,关键期是指在宝宝发展的某个阶段,各种能力和知识在环境的帮助下,会有质的变化和跳跃式的发展。过了这段时间,就不容易获得或即使获得了,效果也差。
1、运动技能 在出生时,宝宝就能够移动他们的肢体,但这时宝宝自己无法控制这些运动。在接下来的四年里,宝宝脑部会逐渐形成用于翻身、端坐、爬行、拉、走路、跑步、伸手够和抓握能力的神经通路。由于运动发展是从大运动逐渐过渡到精细运动,宝宝在能够控制手部和手指的小块肌肉之前,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控制身体的大块肌肉。在没有身体缺陷的前提下,如果宝宝能够得到自由的运动并且活动时间也没有被过度限制,运动发展的过程就会很顺利。外界环境促进孩子运动发展的机会之窗在孩子的整个童年都是打开的。
2、数学、逻辑和音乐音 乐给宝宝带来的不仅仅是节奏和旋律。科学家认为,数学和音乐拥有共同的神经发放模式。研究表明,开始音乐课程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孩子3岁和10岁之间。
如果初学走路的孩子能学会一些简单的概念,比如1个和多个,而且能够有机会用与他们年龄相符的办法来独立解决问题,他就能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做得更好。
3、情感情绪的发展控制 情感的主要神经通路在宝宝出生之前就已经在脑部形成。宝宝出生后会继续情感的发展。在宝宝出生的头两年,依恋关系会不断的增长。安全的依恋会随着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协调”发展而不断增长。这种协调指的是父母能感受宝宝的暗示并能对宝宝的暗示做出反应的能力。很显然,脑部是通过相同的神经通路来产生一种情感以及对它做出反应。如果一种情感是互换的,产生它的信号就会得到加强。
常见的育儿陷阱
黄老师提醒家长,家长在养育、与孩子互动过程中常见的误区,以及这些问题对孩子成长及未来发展带来的隐患。破解育儿陷阱可以为宝宝的成长铺就坦途。
1、健康隐患视而不见;2、为了营养伤了吃饭;3、人为制造睡眠障碍;4、过度保护限制发展;5、为求虚荣片面培养;6、误把溺爱当成真爱;7、忽冷忽热喜怒无常;8、错把惩戒弄成鼓励;9、家长之间各自为政。
总之,要了解自己宝宝的健康发育状况、重点能力发展水平等等,采取有针对性地、更适合、更有利于宝宝未来发展的养育与教育方法,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