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食物养胃?胃病要注意哪些饮食
作者:葛永海
饮食不规律,压力大都是患上胃病的原因,近些年来社会发展愈来愈快,烦躁情绪、不合理的饮食使得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在胃病的治疗上面总是找不到适合的方法。那在日常的饮食中有哪些食物是养胃的呢?胃病患者要注意哪些饮食问题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胃病患者需注意的饮食注意事项。

胃癌病因的源头是哪里?
1、腌制品:研究表明,常吃腌制品,患胃癌风险会增加4~5倍。原因:一是腌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二是高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生成亚硝胺(一种强致癌物)。盐渗透压较高,对胃黏膜造成直接损害。当致癌物质与受损的胃黏膜接触,癌变几率就会增加。
2、烧烤:周晓东说,烧烤食物中的蛋白质在高温下容易产生苯并芘,这是一种致癌物质。“觉得烧烤很好吃,可以偶尔吃一些,但切忌狂吃。”
3、酱油:酱油在酿造过程中,蛋白质经过分解发酵,产生大量氨基酸和仲胺等含氮化合物。仲胺会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亚硝胺——世界公认的致癌物质。
4、含氮化肥的蔬菜:蔬菜种植常施用含氮化肥,使植物性食品中硝酸盐含量大大增加,如果放酱油,食后会在体内合成亚硝胺。
养胃的饮食原则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节食,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2、减少食物对胃的不良刺激,忌烟酒,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3、饮食要清淡、新鲜、清洁。
4、多吃含有多糖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蘑菇、香菇等。
5、据调查,长期抑郁的人对胃癌发病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胃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的恶性肿瘤典型症状是体重减轻和上腹痛,早期多症状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预后较好简介胃癌是一种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出现癌前变化(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遗传等因素相关,典型症状为体重减轻、上腹痛,可伴有贫血、食欲缺乏、厌食、乏力等。胃癌的治疗与其病情进展时期有关,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时,可采取内镜治疗;进展期胃癌在全身转移时,可行手术治疗;肿瘤切除后,应尽可能清除残胃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的预后与其分期有很大关系。症状表现:胃癌的典型症状是体重减轻和上腹痛,可伴有贫血、食欲缺乏、厌食、乏力等症状。诊断依据:胃镜检查发现癌变病灶,结合黏膜活检发现癌细胞是目前胃癌最可靠的诊断手段。胃癌有哪些类型?1.根据组织病理学及分化程度,WHO近年将胃癌分为:腺癌腺鳞癌髓样癌印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小细胞癌2.根据胃癌进展时间可分为:(1)早期胃癌隆起型(息肉型,Ⅰ型)表浅型(平坦型,II型)深凹陷型(溃疡型,III型)(2)中晚期胃癌Ⅰ型(息肉样癌)II型(溃疡型癌)III型(溃疡浸润型癌)IV型(弥漫浸润型癌)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胃癌是常见病。50岁~70岁为高发年龄段。是否可以治愈?可可以治愈与诊断时病情所处的时期有关,早期胃癌的治愈率较高,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迄今为止,由于大部分胃癌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约7%~34%。是否遗传?是。10%的胃癌患者有家族史,其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2~3倍。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