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有什么治疗方法
作者:欧宏亮
现在不少的宝宝的宝宝在出生之后都会出现黄疸现象,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黄疸之后往往都很着急,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宝宝有黄疸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只要没有其他异常的症状,家长们不必过分的担心,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宝宝有黄疸怎么办
1、蓝光治疗
运用蓝光照射是治疗宝宝黄疸的一种常见的也比较有效的方法,一般是针对黄疸比较严重的患儿才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进行蓝光照射的时候,要把宝宝的眼睛和睾丸等粘膜部位用黑布盖好,然后对其进行持续24小时到48小时的蓝光照射,直到患儿的人胆红素下降到7mg/公升的时候停止治疗。
2、一般治疗
大部分的宝宝黄疸症状都是比较轻微的,只需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并且注意观察就可以了。比如可以宝宝喂食一些糖水,这样可以加速黄疸消退,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比如说精神萎靡、不爱吃奶、哭闹不安等情况,如果没有那么可以不用太担心,一两周就会好的,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那么就要采取其他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了。
宝宝有黄疸怎么办?上面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宝宝有黄疸的治疗办法,相信可以给各位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宝宝黄疸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黄疸比较常见,也容易治疗,病理性的黄疸就比较严重了,需要特别重视才行。
#黄疸病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各种原因(肝损害最常见)引起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组织、体液黄染轻症可治愈,存在原发病者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简介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serumbilirubin,SB)增高致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颜色变黄)的现象,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17μmol/L,当胆红素在17.1~34.2μmol/L(1~2mg/dl)时,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胆红素超过34.2μmol/L(2mg/dl)时,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显性黄疸,即临床上常说的黄疸。黄疸的治疗需要在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受原发病严重程度影响,预后也会有所同[1,3]。症状表现[1-2]:典型症状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黄染,可伴有皮肤瘙痒。诊断依据[1]:依据黄疸的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肝功能检查中血清胆红素指标升高(血清胆红素>34.2μmol/L)可确诊疾病。疾病类型[1-2]:1.按发病原因分类:(1)溶血性黄疸(2)肝细胞性黄疸(3)阻塞性黄疸(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2.按增高的胆红素性质分类:(1)非结合胆红素血症黄疸(2)结合胆红素血症黄疸是否具有传染性[1]?黄疸本身是传染病,传染性。但是由病毒性肝炎(多见于乙肝、丙肝)引起的黄疸则具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时)。通过什么方式传染[5]?乙肝、丙肝(肝炎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包括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性接触传播以及母婴传播。怎么预防[5]?乙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当前尚针对丙肝的有效疫苗。避免与感染者的过度接触、避免医源性传播(如规范使用注射器、血制品等)、避免安全的性行为,都是预防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是否常见[1,2]?本病常见。其中肝细胞性黄疸最常见,而病毒性肝炎约占肝细胞性黄疸病因的90%以上。是否可以治愈[3]?本病轻症可以治愈,但是由于原发肝病导致的黄疸,需在明确原发病因的基础上进行长期对症治疗,以维持在肝功能代偿期。是否遗传[1]?具有遗传性,部分遗传性疾病患者好发黄疸。易引起的黄疸遗传性疾病为遗传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该病包括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遗传性胆汁淤积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包括进行性家族性胆汁淤积、良性复发性胆汁淤积、妊娠复发性胆汁淤积)、肝内胆管发育良综合征、胆管囊性病等。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