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小明:重视早期心脏病症状 不同人群应做不同检查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邹小明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他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据报道:2000年全世界死于心脏病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接近三分之一,预计到2020年这个百分率还将会大大提高,而其中80%都在发展中*。而心脏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那么要怎样更好的爱护心脏、预防心脏病的侵袭?编辑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胸外科邹小明主任医师,请他为大家详细分析心脏病。

重视早期心脏病症状 不同人群针对性心脏检查

  心脏病分类: 先心病 风心病 高血压 心脏病

  39健康网:邹主任您好,据了解现在心脏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以您近几年的诊断情况来看,心脏病人确实有年轻化趋势吗?目前心脏病人的年龄结构是怎样的?

  邹小明: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让大家了解一下心脏病的主要分类情况。以我看来,心脏病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病症较轻的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较严重的患者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症状,年长一点的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可能也会相对迟缓。病患主体为年龄较小的儿童。风湿性心脏病通常也被简称为风心病。它指的是: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而在患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在后期就会表现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风心病一般在寒冷、潮湿和拥挤的环境下多发,且患者主体为中青年,发病年龄大多在十几岁左右。

  第三种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它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使心室负荷加重,最终令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发病数年至十余年后。简单来说,它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即心脏某部分解构退化,是心脏退化性疾病。发病主体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

  谈到心脏病年龄结构问题,就目前实际临床诊断来看心脏病发病人群主要还是集中在中老年这一年龄段。由于生活压力、饮食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等各方面综合影响,高血压患者不断年轻化,而高血压病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心脏正常运作,最终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可以说心脏病的年轻化趋势是有其他一些病“带动”行程的。

  心脏病早期症状: 心悸 、气促、易疲劳

  39健康网:在出现什么症状之后可以判定自己的心脏“有问题”了呢?心脏病早期有哪些典型的症状?

  邹小明:早期心脏病的症状还是很明显的,最主要有三点:心悸、气促、易疲劳。

  心悸也就是平常老百姓所说的“心慌”。以医学角度来说,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直白来说,就是心脏跳动不正常。这种所谓的“不正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心跳速度变快,超过正常水平,但心跳频率整齐。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七八十次,在六十到一百次之间都属正常,劳动时比安静时要跳得快些。如果在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一百次,就是心跳“不正常”。另一种则是频率紊乱,心跳节奏异常。可以形象一点来说,心跳节奏为“咚-嗒-咚-嗒”如此反复,但频率紊乱时心跳节奏可能就是“咚咚-嗒”,患者自己的感受就是心跳“漏拍”。当然,这两种情况并不是完全分离的,有可能同时出现。

  我们平时所说气短、胸闷,用医学术语来说便是气促。如果在安静状态下经常出现胸闷,或在与以前同等运动量情况下出现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的情况,那么可以毫无疑问的判定是心脏出了问题。心脏病人在参加体力劳动或是运动时,由于心动过速或心脏结构退化,除了出现心悸、气促,会很容易疲劳。同时也可能会伴随出现脸色苍白、头疼头晕等症状。

  心脏病检查该做哪些项目——“放心超”

  39健康网: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该做些什么样的检查呢?

  邹小明:首先要呼吁大家一旦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心脏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心脏只有一颗,一旦出现损害对身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会延误病情耽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心脏病的检查,最基本的是“放心超”。何谓“放心超”?“放”即心脏放射X片,“心”即心电图,“超”即心脏超声。

  在心脏病的分类中,可以看到不同心脏病类型有不同的主要患者群体,先心病患者主要为儿童、风心病患者主要集中在中青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为中老年人。那么针对不同病情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主张加做针对性的心脏检查以更好的进行诊断治疗。

  青少年出现心悸、气促、疲劳等症状,首先要做听诊检查,通过听诊诊断心跳速度,心杂音等。先心病风心病都是有杂音的。中老年人则建议加做彩超。心脏彩超是唯一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心脏探头就像摄像机的镜头,随着探头的转动,心脏的各个结构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能看到异常位置的心脏伴发的各种畸形。中老年人建议测血压血脂,确定是否有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其他检查项目还有冠脉CT,冠脉造影、导管造影等,可以 据医生要求及自身需要去做更进一步的检查。

  温馨提示:

  小编在此提醒各位网友,爱护心脏不忽视这些心脏病早期症状,选择健康饮食,拒绝烟草,限制饮酒,保持体重,做个“爱心”人。

#病因#心脏病#高血压#肺细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脏病[阿耶萨氏综合征]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