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预后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顾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大约每年有2%的人将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然而,不同的调查表明,每年肝硬化的发生率在0.1%—l0%之间,5年内的肝硬化发生率,大约为15%—20%。进入肝硬化阶段以后,5年生存率在52%-80%之间,但每年大约有2%-10%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失代偿性肝硬化,5年生存率则降至14%—35%。

但是,为什么会有许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长期健康地生活,而其他患者则出现了并发症。当然,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到疾病的发展,使疾病从十分轻微,甚至毫无影响,发展到十分严重,这些因素包括高龄和较差的身体素质(例如免疫系统被抑制)。通过肝脏活检可以发现,肝脏组织将有更严重程度的损害,表现为慢性感染或急性活动期,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者。相同的是,HBeAg阳性的患者,比阴性患者更具有传染性。一些研究已表明,HBeA8阴性的患者,将很少会发展成为肝硬化,但如果同时感染丁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将会有不良的预后。此外,第一次的检查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疾病的预后。最初肝活检标本显示有进展性病变的病人生存时间短。已发现基因型c的病人比其他型的病人预后更差。最后,有证据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对酒精等对肝脏有毒的物质比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更易感。因此,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戒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酒精可以加重肝脏的损害,也可加快疾病的进程。

#肝硬化#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阅读数 2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为肝肿大、腹部蛙腹状、腹软等主要由肝脏疾病所致常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等简介肝腹水是指主要由于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等,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促使组织纤维再生和瘢痕收缩,引起肝脏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之后,会导致肝脏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形成肝腹水。主要表现为肝肿大、腹部蛙腹状、坐立安、进食困难、睡眠困难、尿少等症状,好发于慢性肝炎患者及酗酒者,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果有积极治疗,则容易引发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症状表现: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肝肿大、腹部蛙腹状、坐立安、进食困难、睡眠困难、尿少等。诊断依据:具有肝肿大、腹部蛙腹状、坐立安、进食困难、睡眠困难、尿少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再结合腹腔镜和肝脏穿刺检查即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好发于慢性肝炎患者及酗酒者,发病率为75%[1]。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通过及时的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症状明显改善,病情明显减轻。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彦丽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