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的治疗方法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消除口臭十法

  1.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肉屑,这类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时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勤喝水。

口臭的治疗方法

  3.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4.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5.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饱食易引起口臭。

  6.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7.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过嚼茶叶、口香糖或吃几个大枣的方法来消除。

  8.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过多的睡眠易导致口臭。

  9.每次就餐前,做十余次深呼吸,有助于避免产生口臭。

  10.在两餐之前,吃些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中医辩证与治疗

  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

  4.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

  治则: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

  5.综合:肝胆胃情绪方剂,清利肝胆湿热、泻胃火、调情绪,8天彻底治愈顽固性口苦、口臭、尿黄(小便赤黄)、胁痛。

  【偏方防治】

  口臭为临床常见疾病。患引病者,不仅令人厌恶,而且患者也常为交际、洽谈而苦恼。为帮助患者消除口臭,特将口臭的种种表现及治法,浅述如下。

  胃火口臭:多由火热之邪犯胃所致。其证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热,口渴饮冷,或口舌生疮,或牙龈肿痛,流脓出血等。应清泻胃火。宜用清胃散(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治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

  食积口臭:多由过饱伤胃、缩食停滞胃中引起。其证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口臭等。应消食导滞,保和丸或枳实导滞丸,均可随症选用。热痰口臭:多由热痰犯肺或热痰郁久化脓化腐引起。其证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浊或脓血,胸痛短气等。应清肺涤痰。未化脓化腐者,宜用小陷胸汤(半夏、黄连、瓜蒌)治之;化脓化腐者,宜用千金苇茎汤(桃仁、苇茎、冬瓜子、苡仁)加味治之。

  虚热口臭:多由阴虚生内热所致。口臭而兼见鼻干,干咳,大便干结,为肺阴虚弱之候。当清润肺脏,宜用清燥救肺汤(石膏、桑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阿胶、胡麻仁、甘草)化裁治之;口臭而兼见心烦不安,失眠多梦,肌肉跳动,爪甲不华,为肝之阴血亏损。当补益肝之阴血。用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治之,其效颇佳。口臭而兼见腰腿酸软,多梦遗精,口干咽燥,夜间尤甚,为肾阴虚损,相火妄动之证。用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久服必验。

  口臭是口臭杆菌引发的一种常见病,人体口腔内产生的溶菌酶决定是否有口臭的存在,换了假牙的人尤其容易产生口臭,口臭杆菌主要是在齿缝中繁殖,靠分解口腔内的细菌生活。一般没有药物治疗,唯一可以控制它的是你的口腔内的溶菌酶,但是,某些厌氧菌抑制药有一定疗效,比如内服甲硝唑可以控制几天,在这几天,可以完全没有口臭。还有一些食物可以抑制它,比如甘蔗,吃了它后也可短期消除口臭。如果用机械的方法,比如用水龙头对着口腔慢慢地冲洗并加用牙刷不断地刷,也可以在短期内没有口臭。口臭以早上起床时最为明显,白天较为弱。提高胃肠道中双歧杆菌,可以治疗口臭。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因子,对于治疗口臭效果很好。

  【中医外治法】

  1、黄连胶囊:将黄连2粒,去掉胶囊衣,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2、黄芩片:黄芩片3粒,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分成两份,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匮肾气丸:取本品1丸,研细,用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分成两份,置于伤湿止痛膏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温肾益气,适用于口咸、口淡。

  4、伤湿止痛膏: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清水适量调匀,外敷肚脐或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

#口臭
阅读数 4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指呼吸时口腔发出的良气味,生活中较为常见主要通过解决原因,结合口腔清洁进行处理口臭及时处理,会影响正常社交和心理健康简介口臭是指呼吸时口腔发出的良气味,又称为口腔异味,属于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研究表明约90%的口臭源于口腔(如口腔清洁彻底、口腔疾病等),其发病机制与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主要是蛋氨酸、半胱氨酸),或血清蛋白而产生大量挥发性硫化物(主要是硫化氢、甲基硫醇、二甲基硫等)以及有机酸、吲哚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说话或者张嘴呼吸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口臭是影响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如果及时干预,会阻碍正常的社交往来,加重心理负担。本病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引起口臭的原因,及时处理致病因素,然后结合口腔清洁,能有效的缓解口臭[1]。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说话或者张嘴呼吸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诊断依据:根据闻嗅口腔异味,即可确诊。还可通过口腔检查(是否有龋齿、牙结石等口腔局部病变),或者询问病史(是否有糖尿病、肾病等可引起口腔异味的疾病),辅助检查如感觉测定法和细菌分析法,来分析口臭程度和致病细菌。口臭有哪些类型?根据治疗相关的口臭分类:1.真性口臭,其中又根据病因分为:(1)生理性口臭。(2)病理性口臭。2.假性口臭。3.口臭恐怖症[1]。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国内患病率为27.5%。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解决引起口臭的原因,结合口腔清洁,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