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参与玉树救援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牵动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职工的心。医院接到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大学医学部紧急通知,第一时间启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立即进行紧急部署安排。在王杉院长亲自指挥下,医院党院办公室、医务处、总务处、设备处、麻醉科、药剂科等部门人员紧急调配物资,通力合作,在最短时间备齐200余箱价值近6万元的医疗急救药物和价值四十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及器械。

  “一切都为了到达灾区马上开展救援!”

  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中,医院征求参加过唐山地震救援的老专家的意见,集思广益,制定了灾害事故医疗救援队基本装备表。但此次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救援工作不同于汶川救援。玉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高原缺氧、高海拔地区寒冷以及震后复杂多变的天气,成为此次医疗队员身体面临的极限挑战。当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房屋,地震造成90%的房屋民居倒塌,与汶川地震时砖石结构造成的损伤不同。但是震区地处偏远,地震造成的水、电、通讯、交通的终断,给救援带来极大的困难。

  4月14日晚21点,王杉院长与医院相关职能处室、临床医技科室相关人员工作会上表示,医院将全力以赴尽最大可能全力保障。大家尽最大可能设想前线的困难,和高原进行医疗救助所能需要的设备物资和生活用品,细致周到的准备了新鲜食品、储存食品和能量食品,包括防潮垫、睡袋、水壶、腰包、手电筒等基本生活用品,甚至指南针、军用刀、针线包等小件生活用品也一应备齐。考虑前线生活艰苦,险情不断的现状,医院专门请专人到户外用品专卖店中购买了头灯、皮鞋(军靴)、雨衣、雨鞋、军大衣、手套等野外生存用品,还细心地为女队员们准备了充足的女士用品。针对高原特殊情况,特别置备了制氧机、发电机以及一系列保温供暖物品。医院还在原有个人常用药配备基础上,增加了红景天这一藏药,为增加血携氧能力,减轻高原反应,让队员们没有后顾之忧地作好前线医疗救助工作。

  根据汶川地震救援的经验,在准备救援物资时着重增加了骨科、普外缝合、消毒清创等物资设备和药品。甚至包括心脏按压泵、脊柱板等特殊物资设备。

  王院长坚定而明确地表示:“我们尽可能多的筹备物品,一切都为了我们的医疗队员到达灾区,马上就能开展救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医疗队今日奔赴玉树

距玉树发生地震仅仅十几个小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批医疗队已组建完毕

全力以赴备齐物资

卫生部领导亲送医疗队员

医疗队员在南苑机场安检

医疗队员在南苑机场安检

  生命的集结号吹响 医疗队奔赴前线

  医疗队启程前,卫生部召开了动员会,部署救灾工作。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马晓伟,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司长、赵明钢副司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党委副书记顾芸及有关领导参加欢送会为医疗队送行。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队员出发前的动员讲话中指出,玉树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千上万的群众饱受伤痛,流离失所,十余万人民的生命和健康遭到严重威胁。全国卫生系统紧急动员,在卫生部的统一安排下,各地组建了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队,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投身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张茅希望救援医疗队队员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的模范作用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不怕艰险、勇于奉献,用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马晓伟勉励医疗队队员,认真做好医疗救治和伤员转院工作,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由胃肠外科姜可伟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刘波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张向阳副主任医师、创伤骨科熊建主治医师、ICU张振宇主治医师、胸外科周足力主治医师、感染科郭晓琳主治医师、肾内科王磊主治医师、骨肿瘤科李晓主治医师、手术麻醉科姜陆洋主治医师、感染管理办公室匡季秋助理研究员、胃肠外科王泠副主任护师、急诊科贾春玲护师、创伤骨科李立护师和手术麻醉科张莉莉护师15人组成。

  临行前,医疗队队长姜可伟医生表示了坚定的决心:一定会在抗震救灾中发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救死扶伤的精神,确保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圆满完成抗震医疗救援任务。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表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按照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统一部署,全力做好一切准备,为地震灾区提供及时的、高质量的医疗救援服务。同时从人力物力上做好救灾后备力量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派出后续医疗队支援灾区的医疗救治。


(通讯员:汪铁铮 钟艳宇 责任编辑:高巍)

#高原反应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进入高原地区因缺氧产生适反应的疾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简介高原病,是指常居平原的人,进入高原或从较低海拔进入更高海拔时,对缺氧环境能适应,出现神经、心血管、消化以及呼吸等系统病变。该病的发作与缺氧有关。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治疗上采用药物治疗为主。预后情况良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表现,结合动脉血气分析检查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或PaCO2增高;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和(或)右束支阻滞等;肺部CT可见双侧肺野弥散性斑片或云絮状模糊阴影,可明确诊断。高原病有哪些类型?根据疾病发展缓急,该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由平原移居或短期逗留高原的人均可发生高原病,有文献记载目前我国患病率为0.2‰人次[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对症药物等治疗后,当症状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部分患者可治愈。若及时治疗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