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折:内防骨松外防摔跤
进入冬季后,由于天气寒冷,老人衣着较厚,行动不便,如遇结冰或积雪路面,老人容易发生骨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三科博士朱江强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老化、骨质疏松,极易发生骨折,故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致残率较高的老年性疾病。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三科博士朱江介绍,老年人最多见的是骨质疏松性骨折。老年人骨折多发生在骨质疏松部位,有下述常见几种:
股骨颈骨折这是由于在股骨颈有一个骨小梁缺少的三角区,骨结构不够坚固,加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改变,因而不需很大的外力就可以引起骨折;又由于该部位血供较差,骨折后往往不易愈合。骨折发生后产生疼痛、不能走路,但也有的不太疼痛,还可以勉强行走。因此,凡是遇到老人髋部外伤,虽然疼痛不重,也应行X线拍片检查,以免耽误诊断治疗。
股骨骨折此种骨折也是老年人较多见的,因该处血液循环丰富,骨折后多半能自己长上,但是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大腿内翻畸形。一般可采用牵引治疗。对高龄老人为了减轻疼痛及避免长期卧床产生并发症,也应考虑手术治疗,让病人早期离床活动。

冬季:老人警惕三个部位骨折
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骨主要是由松质骨组成,加上老年人骨质疏松,很容易发生骨组织互相挤压与塌陷而造成压缩性骨折。
对于老年骨折治疗,朱博士说,复位、固定和康复,是老年人骨折时应遵循的三大治疗原则。骨折复位后,应根据情况采用小夹板、支架、悬吊、包扎、卧床等方法予以固定,当然有的需要手术内固定。在骨折基本愈合或外固定后,就要充分考虑关节功能的恢复,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理疗、推拿、活动等手段来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加强关节活动和增强肌力,以防止关节废用。
朱博士强调,老年人应积极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内在原因因此,老年人平时应坚持积极锻炼身体,增加活动量,如较长距离散步、打太极拳等,使血流中钙更多的在骨骼中存留。此外,老年人还要经常在户外晒太阳,饮食方面要多吃富有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蛋类、水果及蔬菜等,必要时服用钙片、维生素D,这些都有利于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
摔倒常是老年人骨折的外在原因因此老年人居住的地方地要平,家具要简单并靠墙摆放,东西不要放在老年人经常进出的地方,以免绊倒;洗澡要坐在凳子上,不要单腿站立穿裤,上下楼必须手扶栏杆,踩稳楼梯;床铺不宜高,夜间上厕所必须开灯,先在床上坐一会儿再下地,若猛然起床下地,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致晕倒受伤。
另外朱博士说,冬季老人外出走路要当心,鞋底不宜滑,以手杖辅助行走为宜,雪天冻冰时不宜外出。若老人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经常晕厥或行走不便等情况,行走时应有人搀扶以防摔倒。
骨折临时救护
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固定骨折部位。
对于大腿、小腿和脊住骨折,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
骨折固定的目的,只是限制肢体活动,不要试图整复。如患肢过度畸形不便固定时,可依伤肢长轴方向稍加牵引和矫正,然后进行固定。
对四肢骨折断端固定时,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若固定顺序颠倒,可导致断端再度错位。
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等柔软物品垫好,尤其骨突出部和夹板两头更要垫好。
夹板要扶托整个伤肢,将骨干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住。绷带和三角巾不要直接绑在骨折处。
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随时观察血循环,如有苍白青紫、发冷、麻木等情况,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肢体固定时,上肢屈肘,下肢伸直。
开放性骨折禁用水冲,不涂药物,保持伤口清洁。外露的断骨严禁送回伤口内,避免增加污染和刺伤血管、神经。
疼痛严重者,可服用止痛剂和镇静剂。固定后迅速送往医院。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
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再进行固定。
在专业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一切形式的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
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
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
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以观察有否指(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据此判断固定方法恰当与否。
骨折急救时的固定材料
夹板:制式木夹板最为妥善,有各种宽度和长度,以适合伤肢固定。现场没有定型夹板时,也可利用伤员胸部、健肢或木棒、树枝、竹杆等代替夹板,上肢可利用厚纸板、画册等。
敷料:有两种,一种是作衬垫用的,如棉花、衣服、布;另一种是用来绑夹板的,如三角巾、绷带、腰带等。绝对禁止使用铁丝之类东西。
股骨颈骨折术后三步走
一:术后8周
知道下床方法,即先移至健侧床边,健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髋小于45度,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住助行器站立。上床时按相反顺序进行。
4周后根据功能恢复情况,也可扶双拐下地练习步行,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患侧先下。
二:术后8周至3个月
重点训练髋关节伸展,直腿抬高和单腿平衡练习。每日10~15次,每次1~2分钟,直至患肢能单腿站立。术后使用双拐6周后改用单拐4周。嘱患者活动量不能过大,坚持锻炼,方法正确,保持术侧髋关节外展位,屈髋小于90度。
三:3个月后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如无疼痛,跛行,可弃拐。做到三不:不盘腿,不负重,不侧卧。四避免: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奔跑等髋关节大范围剧烈活动的项目;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从坐位上站起;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的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取物,接电话等;避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面上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