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为口腔癌穿针引线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抽烟、常吃火锅、错误佩戴假牙、锋利残冠久不拔除……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很可能成为助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催化剂”。拒绝口腔恶性疾病“造访”,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口腔颌部肿瘤的常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张志愿教授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早期发现和预防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建议。

   专家忠告: 向烟酒、烫食等坏习惯“开刀”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发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约有4.56万例。抵御口腔肿瘤需要向坏习惯“开刀”。

  ◆ 戒烟酒:烟中含有的亚硝酸可以造成口腔粘膜的损伤,致使正常口腔细胞变性。而喝酒精量高的烈酒,也会使口腔粘膜表面的防御系统受到破坏,致使粘膜被立即烧灼。

  ◆ 戒烫食:如果你对涮羊肉情有独钟,那么得留神了。食物吃得过烫,其实也留下了罹患口腔癌的隐患。烫食能使口腔粘膜充血,损伤粘膜造成溃疡,破坏了粘膜保护口腔的功能。

  此外,烫食也会造成牙龈溃烂和过敏性牙病。太烫的食物还能损伤食道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的瘢痕和炎症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

  小编推荐:火锅为你与口腔癌“穿针引线”

  ◆ 拔残冠:不少中老年人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为贪图便宜,随意为自己配了副假牙;又或者明明感觉到有牙齿残冠留在口中,却总懒得拔除。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往往也会诱发口腔癌变。

  位置不当的假牙或残冠容易刺激口腔粘膜,从而引起慢性溃疡,口腔粘膜反复受到摩擦,溃疡经久不愈就会诱发肿瘤。因此,专家建议戴假牙中老年人,如受刺激生了溃疡需要尽早至医院请医生对假牙进行修整。

   专家忠告: 细探癌前病变“信号兵”

  有些口腔颌面部疾病本身虽不是癌,但如果没有及早治疗,又受到各种不良刺激,就有可能发生癌变。这些病变良莠不齐,被称为口腔癌前病变。

  ◆ 白斑:癌变率较高。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尤其是吸烟者。白斑在口腔粘膜上表现为角化性白色斑块,表面粗糙,边缘清楚,稍有隆起或明显高出粘膜,有皱纹或浅的裂痕,局部可有不适或异物感,甚至灼痛。

   红斑 癌变率比白斑高5倍。红斑好发于舌腹部,颊粘膜和牙龈处,表面鲜红,光滑,界限清楚,软而无触痛,中老年人多见。若红斑发生出血、变硬、溃疡,则可能为癌变表现。

   扁平苔藓 女性多见,好发于颊粘膜处,呈白色条纹状,为上皮角化或过度角化病变。如果条纹变粗或萎缩,中间夹有红色糜烂面,且久治不愈,则可能为癌变表现。

#口腔护理#口腔溃疡#软腭恶性肿瘤#牙槽嵴粘膜癌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多发于长期嗜烟酒、咀嚼槟榔、口腔卫生差的人可出现疼痛、出血、溃疡或浸润生长且长期愈,生长快以手术根治性切除为主,预后较差简介口腔恶性肿瘤以癌为最常见,为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包括舌癌、牙龈癌、颊癌、腭癌、口底癌、唇癌、口咽癌等。口腔癌多发于长期嗜好烟、酒,喜欢咀嚼槟榔,口腔卫生差的人,多发生于40~6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溃疡或浸润生长,生长较快,主要表现为疼痛、出血、溃疡、张口困难、牙齿松动等。早期口腔癌主张手术扩大切除原发灶,中、晚期需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总体预后较差。症状表现:口腔癌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出血、溃疡、张口困难、牙齿松动等。诊断依据:依据触诊(可以了解肿瘤的性质和实际浸润部位)、病变组织病理活检、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综合考虑,可以确诊口腔癌。口腔癌有哪些类型?舌癌牙龈癌颊黏膜癌腭癌口底癌唇癌口咽癌中央性颌骨癌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口腔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4.56万人,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占总数的50%以上。是否可以治愈?能治愈。早期口腔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一般预后较好,晚期及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差,主张先行诱导化疗,再手术联合根治,术后还需进行放疗,经过综合治疗后,可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若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代杰文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