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流可能还会二次感染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韩国医疗部门26日通报说,韩国首次出现二次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为一名两岁女婴。另美国媒体25日报道,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儿科医生德布拉·帕森斯是美国首名二次感染甲流病毒的患者。

  据报道,这名女婴9月因高烧等症状进入医院治疗,当时体温达到38.3摄氏度,呼吸器官也出现异常,经确诊系感染甲流病毒,接受治疗后恢复健康。然而,这名女婴20日再次因高烧进入医院治疗,当时体温升至39.1摄氏度,还出现多处疑似甲流症状。院方确认她再度感染甲流病毒。

得了甲流可能还会二次感染


  美国儿科医生德布拉·帕森斯8月和10月两次出现甲流症状,经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确认均系感染甲流病毒。德布拉在8月感染甲流症状,她的儿子也同时出现相同甲流症状,随后母子二人经治疗都痊愈,但在10月,两人又出现了相同状况,并且这次的症状更严重了。他们做了测试,获确认系感染甲流病毒。

  一般而言,感染某种流感病毒后恢复健康的人体内会形成抗体,不会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

  韩国院方认为,这名女婴可能感染变异病毒,使体内对甲流的免疫功能未能发挥作用;也可能因为年幼,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第一次感染甲流病毒后体内并没有形成抗体;也不排除首次检测结果有误的可能性。

  高丽大学医疗中心专家金宇柱认为,“人两次感染甲流并非不可能”,例如,这名女婴首次确诊后立即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体内可能来不及形成抗体。美国儿科医生德布拉认为既然流感都可能一次又一次感染,甲流也有可能二次感染。她认为自己二次感染甲流可能是因为甲流病毒发生微小变异,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根本没有产生抗体。

  “甲流是不确定的”

  此前众多专家认为,人得了甲流之后,能对病毒产生特异性的免疫抗体,理论上应该不会再得甲流。但理论毕竟是理论——面对充斥偶然性的自然,尤其是微观的细菌世界,我们的认知总有空白,总会发生各种无法预知的事件。

  甲流是一种新型病毒,对这种病毒的认识还不全面,比如其致死性的机理,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论证。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敢于承认这一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求未知。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坦然面对甲流病毒的不确定性,在公开透明传递信息的同时,做好各种准备,即使无法未雨绸缪,也要亡羊补牢,这才是负责的防控策略。甲流初起,严防死守从境外传入时,就有专家指出甲流可能在我国蔓延;当甲流的症状普遍轻微,也有清醒的人士强调,将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和死亡病例。正是这些对甲流不确定性的提醒,而不是一味盲目乐观,才保证了迄今为止比较完善的甲流防控方案,以及比较成功的防控成果。

  其他涉及公共生活的领域,也要对因甲流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

  当然,坦然面对甲流的不确定性,不仅仅是政府、单位的事情,也是我们普通人当有的理性态度。诸如病毒变异、重症增多以及二次感染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确实在增多,但毕竟是偶发的、小概率事件,完全不必要终日惶惶,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

  甲流是不确定的,但只要防控工作扎实、严谨,尊重科学规律,甲流不可怕。

  推荐阅读:专家谈甲流症状与防治  39健康网特别策划甲流专题

#病因#感染#甲型流感
阅读数 32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具有人畜共同感染特性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表现为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肌痛喉痛、发热临床上采用隔离原则,使用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简介猪流感是一种具有人畜共同感染特性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的发作与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有关。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肌痛喉痛、发热。临床上采用隔离原则,使用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预后情况一般较好,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起病急、病程发展快并迅速转归。总体而言在人群中传染性高但死亡率较低,患者(人类感染者)经过及时正规的医学干预后可有效控制症状,达到痊愈目的。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肌痛喉痛、发热。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咳嗽咳痰、鼻塞流涕、肌痛喉痛、发热等表现,结合血象检查、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猪流感有哪些类型?根据引发流感的病毒类型同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H1N1型流感;H3N2型流感;H1N2型流感。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口鼻传播方式(飞沫传播)进行传染,通过戴口罩、远离被病毒污染的场地和物品、避免接触被感染动物和被感染人群来进行预防。是否常见?本病属地区流行病,特殊时期特殊地方常见,目前尚可信的流行病学资料,故有明确的患病率,从事养猪行业、养宠物者容易患病,农村、山地地区好发。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对症支持等治疗手段干预后,当症状得到缓解后病情稳定。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习昕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3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