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对话决定糖尿病治疗基调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纪立农

  日前公布的亚洲首个“2型糖尿病早期对话报告”显示,医患的早期对话能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治疗的基调,同时将影响到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持续有效治疗疾病并降低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该项报告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多国调研,由勃林格殷格翰、礼来制药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合作开展。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亚洲居首位,有9800万人。预计到2035年,中国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将增加到1.43亿人。证据表明,将近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未能确诊,在已确诊的患者中,有2/3的患者无法通过饮食和锻炼来控制病情。

  报告中显示,中国患者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在特殊的节日时,患者饮食很容易失控,此外医患之间也存在沟通时间的缺乏,导致后续治疗中很难把治疗目标完善贯彻到底,第三是中国患者在生活方式管理上跟发达国家患者相比有所欠缺,最后一点就是患者普遍希望在看糖尿病的过程中能够以最少精力,最少投入,获得最好的回报。所以将重点放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是合理的,而其中,医师与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早期对话。

  早期对话是指医生与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治疗初期的对话。早期对话可以提升患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主动监测血糖、认真遵循医嘱、积极改变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改善身体整体健康的目的。早期对话包括医生指导患者如何坚持药物治疗、检测血糖水平、改变生活方式,并解决患者的疑虑和误解。此外,早期对话还应关注患者的低血糖风险,体重控制,心血管及肝肾功能的改善,以及服药的依从性和便利性等问题。新型DPP-4抑制剂的利格列汀在中国上市以来,以其几乎不经肝肾代谢,不增加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和体重,与常用药物联合无相互作用的特点,使得早期对话更为轻松,也更有利于应对中国严峻的糖尿病防治挑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表示:“医疗专业人士和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建立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预期和日程,并且巧妙地将医生的目标融入进去,从而建立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不仅是早期对话的关键,也是成功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纪教授建议采用多学科会议和结构化小组教育会议的方式,确保各位医疗保健专业人士提供信息的一致性,从而积极促进早期对话,实现医患两轻松。

#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常引发肾脏、视网膜、神经病变及酮症酸中毒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终身服药简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喝水多、吃饭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诊断依据:依据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以及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确诊。糖尿病有哪些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除以上三种类型外,其他糖尿病的总称)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11.2%。是否可以治愈?目前法治愈,确诊后需要终身服药;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维持患者血糖保证患者生活质量。血糖情况控制好,可能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邹大进主任医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