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药物引起高血糖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警惕药物引起高血糖


  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可使患者糖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血糖升高。因而在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应当定期监测血糖,以免引起高血糖。可引起血糖升高的药物有以下几类。

  1.利尿药和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和二氮嗪、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2.女性避孕药:包括雌激素与黄体酮样衍生物,这些药物均具有降低糖耐量和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患有糖尿病的育龄妇女,不能服用这些避孕药。

  3.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4.精神心理药物:泰尔登、多虑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5.儿茶酚胺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沙丁醇等。

  6.消炎镇痛药:消炎痛、大剂量阿斯匹林、大剂量扑热息痛、吗啡等。

  7.抗癌药物:四氧嘧啶、左旋门冬酰胺酶、链佐脲菌素、环磷酰胺等。

  8.甲状腺制剂: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碘胺、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加速糖元分解及糖异生,使血糖增高。因而应用甲状腺制剂时应严密观察,特别是糖尿病患者需用甲状腺制剂时应慎重考虑。

  9.异烟肼:异烟肼是抗结核的一线药物,在治疗结核病时用药期至少在半年以上。但长期使用异烟肼可影响糖代谢,使糖耐量降低,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糖。当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异烟肼忌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否则易致严重后果。

  10.其它:如烟酸及其衍生物、吩噻嗪类药物、双香豆素、去甲基麻黄碱等药物,均有增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血糖的变化,以免引起高血糖或糖尿。

#高血糖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尿病、应激、肝肾疾病及肿瘤等均可致高血糖高血糖是一个血糖检查结果而非独立的疾病简介空腹血糖值>6.1mmol/L,饭后2小时血糖>7.8mmol/L,这两个指标有一个或两个同时异常,即为高血糖。高血糖是一个实验室血液检查结果,而非独立的疾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肝病、肾病、嗜铬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主要表现为心慌、出汗以及血压突然升高现象)、库欣综合征(因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所致,主要表现为满月脸、球形腹、水牛背、多血质、紫纹等)、甲亢,以及应激反应等进行血糖检查时都会出现高血糖的检查结果。高血糖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病症的同而采取同的治疗手段,如果血糖能够得到持续有效的管控,预后良好。症状表现:由于高血糖本身是血糖检查结果可见于同的疾病,同的疾病有同的症状表现。诊断依据:通过血糖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6.1mmol/L,饭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7.8mmol/L即可诊断高血糖。高血糖有哪些类型?1.生理性高血糖:情感性高血糖、饮食性高血糖;2.病理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药物性高血糖、妊娠性高血糖、糖尿病性高血糖、内分泌性高血糖、肝源性高血糖、肾源性高血糖、肥胖性高血糖、高脂血症性高血糖、遗传病性高血糖、有机磷中毒性高血糖。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高血糖较为常见。因糖尿病引发的高血糖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接近1亿。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目前有3.16亿人,或者说有6.9%的成人(年龄在20~79岁)是糖耐量低减人群,也就是糖尿病前期人群。到2035年,糖耐量低减人数将增至4.71亿[1]。是否可以治愈?部分高血糖患者可以治愈,例如应激反应性高血糖,消除了应激反应,血糖水平就下来了。如果是糖尿病造成的高血糖是能被治愈的。是否遗传?会,遗传因素可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相对足,从而引发高血糖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建梅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