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低的人也要预防中风
作者:吕志超
血压高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也就常说的出血性脑中风。那如果处于低血压状态下,是不是就减少了中风的几率?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血压偏低也可能诱发脑血栓形成,同样会引起中风。

血压低的情况下,脑血流速度会放缓,甚至暂时停顿,如果已经硬化的血管壁这时候会形成血栓。值得一提的是,多数脑血栓形成都在老年人安静睡眠时,因为这时老年人心跳偏慢、血压偏低、血流缓慢。
夜间容易出现低血压,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服药应遵循逐渐增量和个体化原则,防止服用降压药物过量及降压作用过快,应尽可能选用降压作用平稳的药物。其次,低血压的患者少饮酒,慎用安眠药,如果平时常发生头昏、黑朦、昏厥症状,应该积极诊治。
低血压怎么治?足底按摩对于治疗低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手法以轻柔为主。其基本手法如下:
1.低血压使用足底按摩疗法,可以使用拇指轻揉患者两足,并对在按摩中疼痛明显的反射区继续按揉5分钟。坚持每日按摩。
2.每日揉压足后跟3—4次,每次15分钟左右。尤其是对涌泉穴,术者须用大拇指朝患者脚后跟的方向揉压10—15分钟。
3.低血压患者用拇、食指揉搓患者左足大拇趾、第三趾各5分钟,再用手指边上下摩擦平衡器官5分钟,然后揉压足心5分钟,每日2次,同样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4.术者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对患者足跟施以节律性的压踩10—20分钟,每日1次。
#低血压
阅读数 1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血压低于90/50mmHg头晕、疲倦、乏力、注意力集中及时避免引起低血压的诱因,一般预后良好简介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简称血压)低于正常的状态,多见于体质比较瘦弱的青中年女性、老人。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低血压的诊断尚统一标准,一般是指成人收缩压<90mmHg(12.0kPa)和舒张压<50mmHg(6.6kPa)。急性、病理性低血压常有头昏、晕厥、视野模糊、恶心等症状。生理性低血压状态一般需治疗,继发性低血压应着重治疗原发病,一般预后良好。症状表现:轻微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昏、乏力等。严重时会出现心悸、直立性晕厥、四肢发冷等。诊断依据:收缩压<90mmHg(12.0kPa),舒张压<50mmHg(6.6kPa),即可诊断低血压。低血压有哪些类型?普通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特发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Muirhead综合征:表现为严重且持续性的低血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在我国,年龄≥65岁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可达20%~50%,年龄≥80岁人群中发生率为27.2%,合并高血压者发病比例更高。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整体预后情况取决于低血压类型,生理性低血压一般需要特殊治疗。因疾病引起的低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基本可以控制。是否遗传?会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