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癌”与语言和咸鱼有很大关系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古语云,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人也是如此,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得某些疾病的几率就大大不同。如广东人,患鼻咽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区的人高出许多倍。这是为什么呢?

  不久前,国内一些较有名的报刊纷纷在头版刊登了《一张独一无二的图——广东医务人员成功绘制出首张鼻咽癌分布图》的消息。一张图有什么了不起,值得如此大书特书?鼻咽癌如何威胁着人们?

  被冠以地名的肿瘤

  鼻咽癌,在国外常被称为Canton tumor(鼻咽癌的正式英文名另有其名)。有人问是翻译成“广州瘤”好呢,还是翻译成“广东瘤”好呢?还是翻译成“广东瘤”恰当一些。

  除此以外,以地名来命名的疾病还有地中海贫血克山病等。但被冠以地名的肿瘤则只有鼻咽癌一家,别无分号。鼻咽癌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及韶关等地为高发区而著称,故得此“美誉”,其中尤以讲广州方言的居民区发病率最高。虽然世界各大洲都有鼻咽癌病例的报告,但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80%的病例在中国。这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因此在高发区对鼻咽癌采取预防、普查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绘制鼻咽癌分布图的初衷。

  一张独一无二的图

  过去,人们(包括医生在内)只知道鼻咽癌在广东地区高发,但广东究竟有多少鼻咽癌患者、发病率多高、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分布情况怎样,没人知道。想想,要普查一种病,连这些基础的数据都没有,怎么普查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连国家人口有多少、男女各有多少、各年龄段有多少人、文化层次怎样都不知道,怎么做国家预算?研究鼻咽癌,这些情况必须先摸清楚。鼻咽癌在广东高发地区的发病率是10/10万左右(即10万人中约有10人患鼻咽癌)。

  从1971年起,相关人员开始了覆盖全省5000万人口的肿瘤死亡回顾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收集的资料,经统计分析,终于摸清了广东鼻咽癌的高发中心是肇庆、佛山、广州地区,即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后来广西的材料出来了,发现梧州地区也是高发区,且与肇庆地区相连。这两部分连在一起就形成了这幅完整的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聚集的情况呢?许多研究地理、语言、民族的专家,他们各自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提出看法。其中,有位语言学家告诉我,“血浓于水”的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语言浓于血”。将这句话运用在医学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鼻咽癌的发病率除了与家族遗传(普查发现过一家三代49人中,有15人患癌症,其中13人是鼻咽癌)有关系外,还与语言有相当大的关系。换句话说,操广州方言者的鼻咽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哪怕已经移居海外,也属于鼻咽癌高危人群。另外,喜食咸鱼、经常接触某些环境危害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鼻咽癌高发的原因之一。

  根据这幅图,医务人员开展了大面积的筛查,使得高危人群早期诊断率由30%提高到79%,为成千上万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鼻咽癌高发 与咸鱼也有关

  鱼是公认的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性食品,它比畜、禽类的肉更易消化吸收,营养素的利用率极高,因此深得全世界营养学家推崇。

  鱼的吃法很多,希望你少吃咸鱼,因为常吃咸鱼不但会吃进太多的盐而导致高血压等疾病高发,还与鼻咽癌高发有关,尤其是10岁以前开始常吃咸鱼者。

  据调查,广东和香港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鼻咽癌发生最多的地区,而且在这些地区出生,再到世界各地生活的人,他们鼻咽癌发病仍然很高(即与当地环境无关)。通过研究,并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常吃咸鱼有增加鼻咽癌的危险性,特别是幼年时就常吃咸鱼的人成年后,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是一般人的30倍。

  经研究发现,在广东地区,他们吃的咸鱼有两种,一种是将捕到的鱼先放上一段时间,待鱼变质,发胀,发臭后再加盐腌制,晒干后就成为有特殊气味的“霉香咸鱼”;另一种是将捕捞的鱼及时加盐腌制,7天后再晒干,这种咸鱼,当地人称其为“实口咸鱼”。科学家在用前一种咸鱼喂养大鼠所做的实验中可以见到,大鼠鼻腔及鼻旁窦癌肿发生率增加,且是吃得愈多,发生癌症的机率也愈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咸鱼导致鼻咽癌有两大原因:一个是“霉香咸鱼”中,含有很高的N-二甲基亚硝胺和N-二乙基亚硝胺,在进一步的模拟实验中也证实,含上述亚硝胺的咸鱼可引起致细胞突变;另一个导致鼻咽癌高发的原因是咸鱼中存在一些可以活化EB病毒的化学物质,而感染EB病毒又是世界公认的可以引起鼻咽癌细胞增生的活化剂。

  所以我们应少吃咸鱼,尤其不要给孩子吃咸鱼。但并不是主张大家不吃鱼,相反,最好天天餐桌上都有鱼,至少每周吃3-4次鱼,其中至少有1一2次是海鱼,对于你的健康是需要的。

#病因#鼻咽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生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我国高发可有鼻部、耳部、眼部症状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早期放射治疗可治愈,及早发现和治疗很关键简介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头颈部恶性肿瘤之首。鼻咽癌与遗传、病毒及环境因素等有关。鼻咽癌常见症状为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偏头痛、面部麻木、视力下降、进食呛咳等。鼻咽癌早期可通过放疗治愈,中晚期需要进行综合治疗,但有复发和远处转移可能。症状表现:鼻咽癌常见症状有涕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颈部淋巴结肿大、偏头痛、面部麻木、视力下降、进食呛咳等。诊断依据:鼻咽癌依据病史、鼻咽部所见和活检可明确诊断。鼻咽癌有哪些类型?1.根据病灶形态可分为:结节型溃疡型黏膜下浸润型2.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为世界鼻咽癌高发区,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3倍,高发年龄段为40~50岁[1]。是否可以治愈?早期鼻咽癌可治愈。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80%左右[1],早期鼻咽癌可通过放疗得到治愈,中晚期的鼻咽癌通过综合治疗,通常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可能。若及时治疗,病变进展可危及患者生命。是否遗传?会。鼻咽癌发病具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遗传因素和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臧洪瑞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