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容易以失眠为表现

  忙碌的都市人,容易被睡眠问题所困扰,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诸如精神紧张、心情不好、焦虑恐惧、生活习惯改变、躯体疾病等等。有的人因为长期失眠而经常自行在药店买安眠药吃。日子长了,药量越吃越大,而睡眠却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睡眠出问题不仅仅是睡眠疾病那么简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的潘集阳教授指出:“睡眠问题有可能是精神疾病的表现,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精神疾病导致的。”如果有长期的睡眠障碍,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专业的检查。

  抑郁容易以失眠为表现

  潘集阳表示,睡眠质量差容易产生或加重抑郁、焦虑情绪,反过来又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使患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状态。而抑郁、焦虑等情绪与睡眠进程中的觉醒时间有密切联系,即抑郁、焦虑情况越重,患者入睡和维持睡眠越困难,觉醒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

  也有许多人会因为自己长期失眠而焦虑,担心失眠会演变成抑郁症,反而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产生恶性循环。潘教授指出,美国睡眠医学会今年出版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三版》中明确表示,长期的慢性失眠并不一定会发展成抑郁症和明显的焦虑障碍,“抑郁症不是长期失眠导致的,而是本身就患有抑郁症,通过失眠的形式表现出来。”潘集阳解释,慢性失眠会引起心情波动和焦虑,但都达不到抑郁症的重度标准,“我们常看到一些新闻报道描述,某抑郁症患者自杀,此前他长期受失眠困扰,”潘集阳说,这给人造成印象是长期失眠导致患抑郁症,但实际,也许这位患者的失眠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只是没察觉而已。

  拒吃“安眠药”会导致病情加重

  潘集阳还谈到,一旦确诊为失眠,有患者对药物表现抗拒,谈“安眠药”色变,往往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当你连续几天确实睡不着的时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用一些药物,帮助你入睡。”潘集阳说,经过多年医学的发展,很多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物不断面世并投入临床使用,这些药物副作用小,一般都不会形成依赖性,安全性很好,是广大失眠患者的福音。

  此外,有一个问题需失眠患者引起高度重视:失眠死扛不吃药,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比吃药要大得多!潘集阳说,睡眠是人必不可少的一个生理需求,失眠时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休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身体功能受损、体质下降,白天精神身体疲累,引发焦虑、抑郁障碍等影响工作与生活。

  科学帮助睡眠

  顺其自然地接受睡眠中的各种不顺。心事重重时,你可能夜不能寐,心理冲突时,你会辗转反侧;重压在心时,你就彻夜不眠了。有的人因为经历过偶发失眠,到了晚间就提前恐惧再度失眠,这种情绪在生理上会增强兴奋点,反而成了失眠的助手。其实偶有失眠,是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体验到的一种自然状态,不必过于焦虑。

  营造舒适的卧室环境。保持卧室空气清新。卧室最好选择有窗的房子,白天利用紫外线的威力去除被子上的细菌。夏季应开门窗通风,冬季根据室内外温度,适当通风换气。温度湿度适宜。卧室适宜的室温是18-20摄氏度,空气湿度在60-70%左右,这样的温度湿度也有利于床垫本身的卫生状况。不要噪音。在卧室中尽量不要摆放复杂的电器设备。卧室远离厨房和卫生间的户型比较适宜。在选择闹钟、空调等时注意静音功能。合适的枕头。高枕未必无忧,高度适中的枕头能保证头部和颈部的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撑,获得适当的放松。习惯仰卧的人应该选择正常高度的枕头,在大部分品牌中“高枕”就是正常高度的枕头。侧卧需要更高的枕头,俯卧则最好用低枕。

  睡前放松身心。泡热水脚、洗温水澡、按摩、瑜伽、音乐……很多简单可行的方法就可以让你放松身心。比如可以尝试冬天睡前用热水泡脚,再配几首你喜欢的轻音乐,之后躺在干爽舒适温暖的床榻上,调整呼吸,静静享受,慢慢进入梦乡。

向本文作者提问
潘集阳·主任医师
潘集阳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
好评100%|接诊量1683|响应时长372分钟
擅长:1.各种难治性抑郁、双相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以及创伤应激障碍诊疗;2.各种难治性失眠及其它睡眠疾病诊疗;3.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期抑郁、焦虑、双相障碍及睡眠障碍诊疗。
¥100
问医生
#睡眠#失眠#抑郁#抑郁症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很难入睡和(或)保持睡眠状态,影响社会功能通常由压力、生活事件或良睡眠习惯造成轻症失眠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简介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常表现为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状态,或两者兼而有之,从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失眠的人醒后仍会感到疲倦,失眠仅会影响精力和情绪,还会影响健康、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通常短期(急性)失眠,多因压力过大或创伤性事件所致;而长期(慢性)失眠仅成为主要健康问题,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或药物有关。失眠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轻症失眠一般可治愈,主要通过改善睡眠习惯、解决与失眠有关的问题、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等;重症失眠治疗效果欠佳。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夜间难以入睡、易醒、早醒、睡眠质量差等,由于睡眠质量差或缺乏,导致白天头昏、乏力、精神足、疲劳、注意力能集中等。诊断依据:凡连续三个月每周至少三晚出现睡眠质量差或睡眠足,且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造成影响,即可确诊。失眠有哪些类型?根据失眠持续时间分为短暂性失眠、急性失眠、亚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18岁以上人群失眠症状总的患病率为32.2%,其中入睡困难为14.4%;间断性睡眠为22.9%;早醒为13.8%[1]。是否可以治愈?轻症失眠一般可治愈,主要通过物理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辅以药物治疗等;重症失眠治疗效果欠佳,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生活及精神压力等缓解。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潘集阳·主任医师王默力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