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成儿童“第二杀手”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儿童患癌的数量却在逐年递增。儿童肿瘤不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极大影响,更对儿童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意外伤害,已成为儿童致命的“第二杀手”。带着种种关于儿童肿瘤的相关问题,39健康网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小儿肿瘤外科专家王焕民。

2009年全国小儿外科学新进展高级研讨会主题

  王焕民,副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考取本校外科学硕士 研究 生,导师为著名小儿外科专家李振东教授,1990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1996年考取 首都 医科大学 儿科 学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小儿外科学创始人张金哲院士 1999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院工作,任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005年1月16日至2006年1月16日,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学习工作,并先后到美国、德国等参加学术访问和交流,现为国际小儿肿瘤外科学会IPSO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儿外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普通外科和小儿肿瘤,近年来对小儿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有较深入研究。

  恶性肿瘤已成为儿童致命的“第二杀手”

  39健康网:为什么小儿肿瘤近年来会比较高发?

  王焕民:跟之前,如70、80年代相比,如今的小儿肿瘤发病率会比较高。实际上,这可能跟如今恶性疾病发病率提高有关;还可能跟检查手段的提高有关。在经济条件发展、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以后,很多之前检查不出来的疾病,现在也能准确的查出来。以前医疗条件比较差,有些家庭条件不好,有病也不治了,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以后,治疗的人也多了,这也会造成一种感觉现在肿瘤比较多。

  但小儿肿瘤跟成人肿瘤的发病率比起来低得多,小儿肿瘤在儿科病里面所占的比例也并不是很高。它受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很危险,虽然说发病率不是很高,但小儿恶性肿瘤死亡已经是儿童死因的第二位。大家一说肿瘤就觉得很可怕,就是因为它的病死率比较高。

  39健康网: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小儿的健康,包括在孕前检查上,为什么还是不能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呢?

  王焕民:儿童的肿瘤和成人的肿瘤有点不一样,包括发病机理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儿童肿瘤有一个特点性的就是它是胚胎性的肿瘤。儿童肿瘤发病的高峰有两个,一个是出生后的前一阶段,就是2岁左右;另外一个高峰是在青春期的阶段。但是5岁以前的肿瘤占了三分之二,这么早发肿瘤,只能说明是先天性肿瘤、胚胎性肿瘤。

  39健康网:就是说遗传的,先天性的?

  王焕民:对,但是这个遗传,儿童肿瘤发病的原因里面遗传性的这个因素要比成人要多,这毫无疑问的。遗传倾向是一个很复杂的事,很多家长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孩子会得这病?爸爸这边家族没有,妈妈这边家族没有。这不是我们说的很简单的单精遗传,上辈有这病下辈就有这病。而是有很复杂的原因,细胞是怎样分化成不同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如何形成胎儿?如果在胚胎发育当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有一些组织不正常发育,形成肿瘤,这是儿童肿瘤一个很大的特点。

  39健康网:在已发肿瘤里面,遗传的和非遗传的肿瘤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王焕民:遗传因素所占的比例要高。但是有很明显的遗传倾向的不是很多,有些病史比较明显的,如视网膜的细胞瘤、肾母细胞瘤,遗传的因素是百分之四十。

  儿童肿瘤强调综合治疗

  39健康网:小儿肿瘤治疗的难点在哪里?

  王焕民: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恶性肿瘤儿童和成人的治疗都是差不多的,都强调综合治疗。不是单靠做手术就好了,光做手术是不可以的,它还需要化疗,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放疗,手术、放疗、化疗结合起来的一起治疗。现在生物的治疗方法发展很快,也有很多生物治疗方法运用,包括基因治疗,生物因子治疗等等。因此它是一个全面的治疗、综合治疗。

  39健康网:跟成人肿瘤治疗有哪些差异?

  王焕民:儿童肿瘤和成人肿瘤比起来差别还是挺明显的。成人肿瘤一般称为癌,肺癌胃癌……,儿童一般都叫什么瘤,它是胚胎组织发育的比较多,这就是不同的东西。从肿瘤的表现来看,成人的肿瘤一般都是比较小的时候就有异常的症状,一般瘤体比较小;小孩肿瘤瘤块就比较大,症状相对比较轻。

  防治小儿肿瘤 从产前抓起

  39健康网:在预防小儿肿瘤方面有没有好的建议?

  王焕民:从这孩的防癌,抗癌来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延伸得更早,包括产前,孕期就要注意保持健康,要躲开一些不健康的因素,比如说饮食的方式,接触射线。尽管说目前还不能够确定肿瘤大概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但是这些不健康因素是要尽量去避免的。

  现在随着产前的检查技术不断地进步,也包括大家认识的提高,现在产前检查出的肿瘤机率是挺高的,有时候在孕期的时候发现儿童肿瘤,这也是我们预防工作的一个部分。

  出生以后,要有意识去发现肿瘤,要有这种警惕性,比如说在某个疾病的治疗当中,要注意发现信号,捕捉这些信号来预防肿瘤。比如贫血、体重下降、出血、胞块、肚子比较涨,摸起来比较硬。简单做个B超,给专科医生看一下,咨询一下,就可以防止误诊、延误诊断。其实,B超损伤比较少,而且也很方便、经济。

  儿童肿瘤的问题尤其是在奶粉事件出现以后,除了医护人员提高认识以外,家长也要提高这种意识,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使儿童肿瘤早些发现,早些诊断,早些治疗。

  39健康网:小儿肿瘤看病怎样找对科室?

  王焕民:这个问题要分两头说,一个就是知道肿瘤以后怎么样看,还有一个就是不知道肿瘤的时候怎样去看病,不延误病情。

  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有这种警惕性,现在媒体宣传的途径都比较多,大家能获得信息的渠道都很多,比如说上网。这是一个很好的给大家提供咨询的渠道。

  另外,去一些比较专科的医院,一旦发现肿瘤,还是到一些专科的医院比较好。相对来讲,病例比较集中,经验会比较多,能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有效的治疗,比如说儿童医院,这样针对性会更强。我也也建议相关的专业医生支持和配合,比如说,儿科医生要擅于发现这个疾病,同时要跟家长建议转诊到比较有经验的中心来治疗,得到更加专业的治疗。

    

#肿瘤#多腺体恶性肿瘤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黏液纤维肉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肉瘤亚型之一黏液纤维肉瘤是最复杂的肉瘤类型之一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手段简介黏性纤维肉瘤是一种独特的局部浸润性软组织肉瘤亚型,组织学显示高度黏液样的肿瘤,发生部位多样,可以发生在任何软组织起源的区域。治疗常常采用广泛的手术切除,包括切除肿瘤及其2厘米的软组织边缘包围整个区域。部分有高级病变的患者会发展为远处转移。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肿块,痛、缓慢生长,常见于四肢。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症状如发生于四肢或腹膜后的痛性肿块可以初步判断,影像学可以提示此病,病理可以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老年人好发。男女差异。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及化疗的方法切除肿瘤,但本病的复发率较高。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揆亮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