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 肠癌存活率提高一倍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新加坡最多人患的癌症是大肠癌,造成死亡的人数则排第三。这是新加坡癌症登记处2003至2007年的最新统计。

  虽然在女性10大癌症排名榜上,乳癌仍居第一,但是由于大肠癌对男女都不放过,因此患大肠癌的总人数自1993年以来已是排名第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也在男性10大癌症排名第一的大肠癌,在前10年的记录里排名向来只居第二,排第一的都是肺癌

  大肠癌显然越来越猖獗,幸好它的杀伤力不是最大的。

  据统计,无论男女,肺癌都是第一杀手,大肠癌的死亡人数,只排第三。排名第二的夺走女性性命的癌症是乳癌,在男性则是肝癌

  我国著名肠外科医生吴学士指出,大肠癌的10年存活率,与20年前比较提高了不只一倍。

  吴医生引述今年2月发表在新加坡《医学年报》的一篇癌症存活率长期趋势报告时强调,大肠癌的治愈率已有显著提高。

  根据1978至1982年的统计,男性大肠癌的10年存活率是19.4%;到了1998至2002年,其10年存活率已提高至41.2%。女性大肠癌也从20.6%提高至39.2%。

  其他取得显著治疗进展的癌症还有乳癌,从38.4%提高至64.2%,前列腺癌也从16.5%提高至45.2%。不过,在1968至2002年的癌症病人调查里,有另一些癌症的治愈率却是进步不大,如肺癌、肝癌和胰脏癌,它们的男女存活率都在7.5%以下,而胰脏癌的治愈率显然最低,男性为2.2%,女性为2.5%。

肠癌10年比20年存活率前高一倍

无胆人 7至10年后易诱发大肠癌

  治愈率提高3原因

  在鹰阁医院行医的吴学士医生解释,大肠癌的治愈率能显著提高,原因有三方面:

  ●手术效果改进:10年前引入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一种更精确的手术,会把肿瘤周围淋巴结全部切除,以防止癌细胞扩散。这种手术在挪威获得普遍推广后,该国的大肠癌病人的存活期大大延长。

  ●能更准确判断大肠癌在切除后,是否还需要化疗和电疗:癌细胞没有转移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大肠癌,通常不需要作化疗。癌细胞已经转移的第三期大肠癌,手术后便需要化疗。癌细胞已经远距离蔓延的大肠癌属第四期,医生一般只为病人进行缓解痛苦的手术和化疗。如果,肿瘤发生在直肠下端,医生便会为病人作电疗。

  ●更多人接受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只需15分钟,医生除了能及早发现大肠癌,还能在发现息肉时立即切除,从而防止生瘤,因为绝大部分的大肠肿瘤都是由息肉演变的。2002年底开始在德国推广的肠镜检查,估计能在2003年至2010年期间,减少1万5000多个大肠癌病例。

  近几年也引进一种新的大肠检查方法,在为大肠充气后就能作电脑断层扫描,历时只需两三分钟。

  3大致癌因素

  大肠癌的病例越来越多,估计不用多久就会成为世界第一多人患的癌症。原因在哪里呢?

  大肠外科医生吴学士说,导致大肠癌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尽管近20年来,医学界在分子遗传研究方面已取得不少突破,不过,医学界要完全理解大肠癌的发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吴医生说,大肠癌的发生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基因:

  有高达40%的大肠癌源自基因。基因分两类,一是直接遗传自父母,一是在胚胎中形成。

  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基因的缺陷,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患上的大肠癌有两种,一为家族腺瘤息肉综合征(FAP),一为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综合征(HNPCC)。

  另一方面,尽管父母的家族都没人患过大肠癌,有些胎儿在母体时,却会因为复杂的遗传物质的变异而取得大肠癌的基因,以致长大后无可避免地患上大肠癌。

肠癌10年比20年存活率前高一倍

肛门有肿物脱出 小心是肿瘤

  ●年龄:

  有40%的大肠癌是因为年纪大而发生。

  ●生活方式:

  20%是与生活方式有关。

  吴学士医生说,要避免大肠生癌,对于基因和年龄因素,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却可以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抗衡大肠癌的侵袭。

  “我们要定时运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食物,不抽烟,保持正常体重,如果患有糖尿病,须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25%没症状

  医生在为病人确诊已患上大肠癌时,他们当中有20至25%是没有任何症状的。

  吴学士医生说,大肠癌的症状可能包括: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时见血,肛门流出粘液,腹痛,腹肿,没胃口,体重减轻。

  不过,他解释,这些症状不是大肠癌独有的,其他很多种疾病如腹部感染、腹部痉挛、胃肠易激综合征以至痔疮,都可能有相似症状。

  痔疮和大肠癌都会流血,因此,有时候病人就会错把肿瘤流的血误当为痔疮流的血,为了确保有病及早医治,病人还是要请医生仔细检查。

#病因#大肠癌#癌症#结肠癌?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明原因的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癌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患者需要终身治疗简介癌症,是指以异常细胞的发育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这种异常细胞受控制地分裂,并具有浸润和破坏正常人体组织的能力。癌症多表现为身体明原因的出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等异常。癌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遗传基因、环境污染、辐射、良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癌症是世界上第二大死亡原因。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本可实现临床治愈;而中晚期患者、病情较重的患者通过治疗也法治愈,只能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症状表现:根据癌变部位同症状表现同,常见的癌症症状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出现肿块、结节;皮肤变化或伤口难愈合;食欲振、排泄异常;异常出血;明原因的虚弱等等。诊断依据: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由癌症引起的各项异常;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通过必要的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及明确癌症类型。病理活检为癌症诊断的“金标准”。癌症有哪些类型?癌症类型很多,以下是较为常见的类型:胃癌肺癌肝癌白血病淋巴癌乳腺癌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有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约以3.9%的幅度增长,且癌症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在常见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一[1]。是否可以治愈?目前部分可治愈。大部分的癌症目前并特效的治疗方法,难以彻底治愈,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化疗等方式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周期。病情较轻且发现较早的部分癌症,经过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是否遗传?是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杨宏副主任医师北京肿瘤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
查询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