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即将发布规范hs-cTn临床应用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陈韵岱

  近年来,高敏心肌肌钙蛋白(hs-cTn)检测以其高敏感性的优势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hs-cTn作为急性心梗的诊断标志物。2012年,ESC/ACCF/AHA/WHF 工作组的第三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再次推荐将心肌肌钙蛋白(cTn)作为首选的心脏生物标志物。2012年ACCF发表关于cTn的专家共识,对cTn以及hs-cTn的临床应用和意义进行解读。

  然而,在中国临床工作中,心内科、急诊科、检验科及其他科室的医生都对hs-cTn的应用存在诸多疑问,比如临床医生何时进行检测,如何解读hs-cTn结果,其对诊断以及鉴别诊断,预后的意义等。因此,业界需要更权威的指导性文件来规范hs-cTn的临床应用、正确解读其临床意义与价值,使这一心脏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共同主办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初稿讨论会”最近在广州召开,包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潘柏申教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在内的心内科和检验科权威专家结合hs-cTn在临床应用中的热点问题,共同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的撰写。

  《共识》将阐明hs-cTn的定义及参考范围,临界值的设定,重点阐释hs-cTn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价值,hs-cTn可以提早3小时发现心梗患者,多发现20%非ST段抬高型心梗。强调0,3,6小时连续动态监测对于急性胸痛诊断以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性。hs-cTn对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理解hs-cTn升高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解读hs-cTn检验结果,及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在规范hs-cTn针对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同时,《共识》也提及hs-cTn在肺栓塞慢性肾脏病卒中、严重临床疾病状态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此外,《共识》也提出hs-cTn未来能在社区人群健康筛查、慢性病防治和临床疾病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心脏病#cTnI增高
阅读数 9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左侧牙痛、肩痛、背部疼痛,或是心梗前兆表现为突发持续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发病120分钟内是急性心梗最佳治疗时间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是指患者原有冠状动脉(简称为冠脉,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病变,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引发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的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突发且持续超过30分钟的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严重憋闷或濒死感。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即可诊断本病。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类型?通常可以分为5型。1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急性破裂或侵蚀,血小板激活,继发冠状动脉血栓性阻塞,引起心肌缺血、损伤或坏死。2型: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失平衡所致的心肌梗死。3型:指心脏性死亡伴心肌缺血症状和新发生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或心室颤动,但死亡发生于获得生物标志物的血样本或在明确心脏生物标志物增高之前,尸检证实为心肌梗死。4型: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梗死(4a型)、冠状动脉内支架或支撑物血栓形成相关心肌梗死(4b型)及再狭窄相关心肌梗死(4c型)。5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心肌梗死。首次心肌梗死28天内再次发生的心肌梗死称为再梗死,28天后则称为复发性心肌梗死。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45岁以下人群本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治疗预后与梗死范围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如果在发病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很有可能会导致死亡的发生。是否遗传?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与后天的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刘文玲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