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痒当心“春燥”攻全身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栗占国

  春天冷热交替的气候加上干燥的空气,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处于“干巴巴”的状态,还会被一些疾病“盯上”。“中国天气网”一项名为“春季干燥,您有哪些健康问题”的网络调查显示,皮肤问题、感冒、肠胃不适和脱发现象位居前四名。“这是因为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身体上出现的问题,其实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引起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认为,从立春开始,人体肝、胃、肺等内脏器官中积蓄的内热,就慢慢散发出来,出现春燥。加上北方春季干燥多风,人体水分容易通过运动出汗、呼吸等形式大量丢失,所以干燥的情况更加严重。另外,不少人还保持着冬季的饮食习惯,比如爱吃辣椒、羊肉等辛辣食物,很容易内积燥热,让内火上身。而居住环境中湿度的降低,也容易让人缺水。“其实,很多春季常见的疾病,都可能因‘干’而起。”

  皮肤干痒、 过敏 皮炎 、脱发。北方的春天风多雨少,干燥会在第一时间“进攻”皮肤。干燥的空气会带走皮肤表面的水分,削弱皮肤的屏障功能,就会导致皮肤干痒,甚至出现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第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副教授王晓春指出,春天头皮干涩,毛发易干枯、折断,人在一年中尤以三四月份头发掉得最多。

   干眼 症、红眼病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刊文指出,春天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整天盯着电脑屏幕的人更容易被眼干、眼涩等问题困扰。春季细菌和病毒繁殖比较快,红眼病这种传染性较强的眼病,很容易通过公共场合广泛传播,眼睛干涩的人经常会用手揉眼睛,这无疑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口腔溃疡、肠胃不适、便秘。这种口腔里的小伤口,虽没有大碍,但总让人烦恼不已。在干燥的季节里,人往往更加焦虑和紧张,口味更加偏爱辛辣温热的食物,就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口腔溃疡。干燥季节也是便秘的高发期。

  感冒、慢性呼吸道疾病。美国注册护理师菲利斯·布朗说,干燥更容易带来感冒,因为身体黏膜的抗病毒能力会因缺水而下降。不少人在春天还会出现鼻腔、咽部干燥、声音嘶哑、唾液减少等症状,如果本身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干燥的环境中,痰液很难排出,而成为病毒的滋生地,从而加重病情。

  头晕心悸。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文指出,如果你感觉头晕目眩、心悸、疲惫、体温莫名升高、脸红、肌肉痉挛,这些症状可能是在提醒你,身体因为干燥而缺水。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中心医学教授霍莉·安德森博士表示,缺水会使身体各环节运行困难,必然导致疲劳和免疫力降低。

  睡眠质量差。不少人有过从睡梦中渴醒的经历,干燥引起的缺水,会让人感到燥热甚至无法入睡。

  干燥综合征如果口干持续时间过久,或是程度严重到进食干性食物都需要喝水时,就要警惕是不是得了“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主要侵犯泪腺及唾液腺的全身性慢性风湿病。病因尚不明确,起病缓慢,男性或女性都可能“中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栗占国主任表示,一旦出现口干、腮腺肿大、眼干、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最好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感冒#脱发#过敏#干燥综合征?
阅读数 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飞沫传播常见病,表现为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多可治愈,部分患者可并发肺炎、休克而致命简介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伴头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临床症状以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表现为主,单纯型起病急,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可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胃肠型以腹痛、腹泻、呕吐症状为主,肺炎型可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中毒型可有全身毒血症、神经系统受损、心血管系统受损等表现。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有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本病多数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治疗周期为1~2周,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应该引起重视,以免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症状表现:乙型流感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有咳嗽、流涕、鼻塞、发热、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下降、结合相关检查结果,如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乙型流感和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可确诊。乙型流感有哪些类型?乙型流感根据的临床症状分为:1.单纯型2.胃肠型3.肺炎型4.中毒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染?乙型流感的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怎么预防?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经常接触的东西进行清洁消毒,应少去人群集聚的地方,避免接触传染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应该佩戴口罩。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主要患病人群是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多数患者可以治愈。部分患者治疗也可自愈,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药物治疗,一般需手术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加重,可能引起肺炎、心脏损伤、休克等。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王珍珍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