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手术胸腔镜比开胸好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龙浩

  肺癌是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始终存在着胸腔镜与开胸手术之争,对于胸腔镜切除肺癌的疗效,此前一直缺乏大样本研究予以支持。那么,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用胸腔镜与开胸孰优孰劣?

  记者近日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胸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所长龙浩教授领衔的团队通过一项全球最大规模的临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相比小切口开胸,胸腔镜手术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这一成果在早前举行的第15届世界肺癌大会上首次报告,引起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该项目联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等我国5家主要胸腔镜中心进行。据课题组负责人龙浩介绍,这项研究历时5年,通过对427例入组病例进行中期分析表明,相比小切口开胸组,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采用胸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与开胸手术没有差别。

  龙浩教授表示,其实50%需要手术治疗的肺癌可以采用胸腔镜,对一、二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好,这项术式对于年老体弱者而言,当然获益更多。

  龙浩教授建议一般健康人群最好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癌筛查,高危人群(即年龄在45岁以上,有30年吸烟史或年龄在50岁以上,有20年以上吸烟史及其他相关肺部慢性疾病者),最好半年做一次筛查,以期早期发现肺癌。

  ■健康词典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癌”属于肺癌的一种,它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

#肺癌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症状有咳嗽、痰血/咯血、发热、喘鸣、胸痛治疗效果与病情进展有关,早发现治疗效果好本病需终身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进行治疗简介肺癌或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肺部结构,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包括两个亚型,腺癌和鳞癌[1,2]。症状表现[1,2]:本病症状明显,以咳嗽、咯痰/咯血、发热为主要表现。诊断依据[1,2]:本病确诊以肺活检(经皮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为准。有条件者应在确诊同时检测肿瘤组织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和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ROS1)融合基因等,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也可考虑检测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水平,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疾病类型[1,2]:1.非小细胞肺癌(NSCLC):腺癌、鳞癌、大细胞癌、腺鳞癌等。(1)非小细胞肺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早期,肿瘤位于肺组织中,尚未发生转移。Ⅱ期:中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肺门附近的淋巴结。Ⅲ期:中晚期,指癌细胞已经进一步转移纵隔或肺外淋巴结。Ⅳ期:晚期,肿瘤出现胸膜转移、胸腔积液或全身多处转移,如肝、脑、骨等。2.小细胞肺癌(SCLC)。是否具有传染性[1,2]?。是否常见[3,4]?本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极高且上升较快。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首位[3]。在我国,肺癌是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据我国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分别为男性和女性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和第二位,而死亡率均居首位[4]。是否可以治愈[1,2]?部分早期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式获得临床治愈(各种临床症状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或者已经消失)。其他患者也可通过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行治疗,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控制肿瘤进展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的预后由患者综合情况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疾病发现时肿瘤的TNM分期。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Ⅰ期5年生存率约为70%,Ⅱ期约50%,Ⅲ期约15%,Ⅳ期为5%左右。对于我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上述数据分别为45%、25%、8%、3%。是否遗传[1,2]?肺癌在对环境致癌物易感的人群和(或)个体中可能存在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林江涛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