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后女人,要当心子宫肌瘤

秒懂健康·分享健康分享爱
秒懂健康
分享健康分享爱


  内膜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并为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做好准备;如果未受孕,每月便脱落一次,形成月经而排出。

  避孕药导致子宫肌瘤?

  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如雌激素水平过高,某些生长因子的介入等等,可使子宫壁上长出疙疙瘩瘩的肿块,常称为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研究发现,年龄在30~50岁之间的妇女,约20%患有子宫肌瘤,此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虽然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大多数症状不明显,但如发现不及时,会危及身体多个器官,亦可造成不孕,因此早防早治是十分必要的。


  子宫肌瘤按照生长部位临床上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位于子宫肌层的为壁间肌瘤,最为常见,占总数的60~70;肌瘤向子宫浆膜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者,称为浆膜下肌瘤,占总数的20%~30%;肌瘤向黏膜层生长,突向宫腔,称为黏膜下肌瘤,占总数的10~15%。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极大,小者肉眼不可辨,巨大者可达数十公斤。

  子宫肌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月经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增多,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出血,可造成病人严重贫血。肌瘤增大时,可压迫邻近器官而出现尿频、便秘、输尿管积水、肾盂积水等。肌瘤一般情况下不发生疼痛,但如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急性腹疼;黏膜下肌瘤可刺激宫缩,发生痉挛性疼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引起剧烈疼痛。子宫肌瘤还可引起白带增多及不孕。亦有人无任何不适,因体检做B超妇科检查,放发现患有子宫肌瘤。

  那么,子宫肌瘤应如何治疗呢?子宫肌瘤分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种。医生多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临床症状、肌瘤大小及位置等全面考虑制定治疗方案。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凡子宫增大大于妊娠3个月,或压迫症状明显,或经量过多,致继发性贫血者,均有手术指征。有肌瘤的年轻不育妇女,如果无明显症状,子宫大小不到怀孕三个月时可以保守治疗,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目前较可靠的方法是通过B型超声检查,结合妇科内诊,既简单又无痛苦。

#白带#子宫肌瘤#肌瘤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生长在子宫平滑肌上的良性肿瘤,病因明常见于30~50岁女性,多数患者症状症状一般需处理,治疗有药物、手术等方式简介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好发于30~50岁女性,确切发病原因尚明确,可能与遗传、女性性激素等原因有关。一般患者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下腹部坠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以及瘤体压迫引起的尿频、便秘等症状。子宫肌瘤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位置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经过药物或手术治疗,可控制瘤体生长或摘除瘤体,一般治疗效果良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通过及时正规治疗,可保留生育能力。但如果积极治疗,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发贫血、感染、急腹症等。子宫肌瘤还有一定的恶变可能。症状表现:一般患者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下腹部坠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以及瘤体压迫引起的尿频、便秘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在下腹部摸到肿块。诊断依据:依据患者年龄、月经异常、白带增多、腹部坠痛等症状结合子宫超声检查可诊断。超声检查是常用、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磁共振(MRI)可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1.根据肌瘤生长部位可分为:宫体肌瘤宫颈肌瘤2.根据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分为: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子宫肌瘤为一种良性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是否遗传?有一定遗传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分享健康分享爱谭先杰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