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闹钟可能引发高血压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
秒懂健康
首席健康管家

  医学研究证实,人类睡眠有其固有的机制,而自然醒是符合人体生物钟规律的。光线是自然醒的必要条件,是人体内的生物闹钟。清晨,人体感受到逐渐变强的太阳光线,褪黑素分泌就会减少,血清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人逐渐从熟睡过渡到浅睡,直到醒来。这就是阴雨天人们往往喜欢赖床的原因。

  被闹钟叫醒相当于醉酒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很多上班的人无法享受闲适的睡眠与自然的苏醒,闹钟成了无奈的选择。但实验研究表明,自然醒来与被闹钟叫醒所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应是很不同的。从睡眠状态过渡到清醒状态时,人的呼吸会从16次/分钟提高到24次/分钟,心跳加快10次/分钟,脑电波从8次/秒提高到30次/秒。如果突然被闹钟叫醒,将使人产生心慌、情绪低落、感觉没睡醒和悬空等不适。如果是从深度睡眠中被突然叫醒,那么,人的短期记忆能力、认知能力,甚至是计算技能都会受到显著影响,这些能力最多为正常状态的65%,与醉酒者相当。

  被闹钟叫醒还会引起身体保护性的条件反射,提高体内肾上腺素水平。这种状态如果持续数天、数周、数月,将导致高血压、睡眠问题和精神压抑。日本工业健康国立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突然被闹铃惊醒的人比自然醒的人血压更高、心率更快。对此,英国爱丁堡睡眠中心的专家解释说,人在睡眠时,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使人更容易在早上发病,闹铃会加剧这个过程。目前已有由闹钟引起猝死的报道。

  尽量睡到自然醒

  由于自然醒符合人体生物钟规律,因此,人们应尽量睡到自然醒。具体方法为: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固定的时间就寝和起床。

  为此,国外发明了黎明模拟器,它能模拟黎明来临的过程,让卧室逐渐变亮,使人自然醒来。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使用黎明模拟器者产生的疲惫等不适症状,比使用闹钟者显著减少。

  如果你必须设置闹钟,应采用柔和的声音或音乐。监测移动电话电磁波影响组织的专业人员提醒说,由于电子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因此,建议人们将电子闹钟放在距离头部至少1米远的地方。

#睡眠#病因#高血压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老年人因为激动等出现血压短期急剧升高。可有血压升高、剧烈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及时治疗预后尚可。简介高血压危象,包括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严重的高血压即高血压危象。老年人高血压危象,则是指发生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情况,是由于种种诱因(如情绪激动、饮酒等)作用下发生血管痉挛或收缩,出现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的危险情况,严重者可伴有心、肾、脑等重要靶器官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的危急重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超过180/120mmHg),可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治疗,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可[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伴有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头晕、心悸、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呼吸困难、抽搐及昏迷。诊断依据本病根据患者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如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等)及血压测量(超过180/120mmHg)即可确诊本病;结合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等)、影像学检查评估心、脑、肾功能损伤情况。老年人高血压危象有哪些类型?根据有新近发生的急性靶器官进行性损害,可分为: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为常见病,暂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9%,其中1%~2%的高血压患者可发生高血压急症[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本病通过药物控制血压、去除诱因、急症控制等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压,避免靶器官损伤或损伤进一步进展,挽救生命。若未及时接受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而危及生命。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秒懂健康·首席健康管家冷秀玉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