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需要做ct吗 小儿高热惊厥哪两个检查必须做
作者:许金云
高热惊厥是指在患儿发烧期间,呈现全身性强直-阵痉挛发作的症状,好发于3个月到6岁婴幼儿,一般情况下可持续数秒到10分钟。高热惊厥发作后,患儿能够正常地生长发育,生活学习,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长远危害。家长可以结合患儿自身的情况,在咨询专业的医生后,再考虑是否增加脑CT检查。
目前,高热惊厥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婴幼儿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完全发育健全,所以高烧的时候就会出现抽搐的现象。因此,当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家长一定要冷静处理,防止患儿进一步受伤:首先,将患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摔落;然后,使患儿侧躺,避免唾液或者呕吐物导致窒息。切忌在患儿嘴里放任何东西,以及不要抱住患儿或尝试控制抽搐。发作结束之后,请及时就诊。
就诊时,医生会进行以下检查:
1.体格检查。一般情况下,医生会通过全面检查,分析患儿的致病原因。比如测定患儿的体温,检查其咽喉部位是否发炎,仔细地对胸部进行听诊等。
2.验血。测定白细胞水平,明确是否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
通过上述内容,相信家长们对小儿高热惊厥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如果患儿表现为惊厥反复发作,且发作时间超过十分钟,可以在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后,考虑是否增加脑电图、脑CT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其他脑部疾病以及癫痫发作的征兆。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按照国家计划及时接种各类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通过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预防高热惊厥的再次发生。
#检查#高热惊厥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高热时出现肌群自主收缩、口吐白沫等症状多发于幼儿,较为常见,有遗传性可治愈,尽早药物治疗,避免引起脑损伤简介高热惊厥是一种幼儿发热相关性非颅内感染疾病引起的惊厥,多发于6个月~3岁小儿,是一种幼儿常见急症[1]。高热惊厥病因较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小儿脑发育成熟也可能引发高热惊厥。患儿常表现为肌群自主收缩、口吐白沫、意识障碍等症状。高热惊厥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治疗及时可导致脑损伤、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患儿生命[2]。症状表现:高热惊厥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高热时出现肌群自主收缩、口吐白沫、意识障碍等。诊断依据:依据高热惊厥患者的典型症状,结合以下条件:(1)患儿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2)体温在38℃以上;(3)一级亲属中有高热惊厥史;(4)惊厥发作少于2次;(5)惊厥停止后神经系统异常;(6)热退后惊厥也再发作。即可诊断为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有哪些类型?依据症状可分为:(1)单纯型高热惊厥;(2)复杂型高热惊厥。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5岁及以下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3%[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药物治疗缓解高热症状,预后良好。是否遗传?是,部分患儿具有遗传易感性。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