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瘤为何容易复发 了解脊索瘤复发的几种原因
作者:薛磊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临床的发病率极低,这种疾病发生在患者的脊柱或者颅底,所以在在治疗的难度很大。一般临床上常常采取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脊索瘤是一种肿瘤疾病,所以很容易复发,下面来详细介绍这种疾病。
脊索瘤一般是因为患者在胎儿时期脊髓的退化和消失不完全,在椎间盘内出现了残留,在出生后就形成了肿瘤。脊索瘤临床上有三种分型分别为普通型、软骨样脊索瘤以及间质型等,临床上无症状的脊索瘤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通过手术切除的脊索瘤往往会引起患者明显的头痛症状。对于脊索瘤复发的诱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切除不完全
脊索瘤的发病位置较为特殊,所以在手术切除时很难保证能够完全切除肿瘤,手术之后身体内残余的肿瘤组织会逐渐的加大,再次引起患者出现疼痛的表现。一些部位的脊索瘤会有较强的侵袭性,会向周围组织蔓延,手术切除时要避免损伤大脑组织,所以不能进行切除,也可能造成复发。
2、术后的治疗不好
患者在进行完脊索瘤手术之后,会进行相应的化疗来控制疾病复发,但是大多数的患者对于化疗是不能适应的。患者在进行化疗之后身体不能保持充足的营养,身体的免疫机制下降,机体的抵抗力低,就会给病情发展提供机会。
以上就是导致脊索瘤复发的原因,脊索瘤是一种原发肿瘤,所以临床需要及时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发展,日常生活中如果多次出现头痛的情况要及时的进行诊治。一些术后的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同时做好术后的治疗,饮食要健康营养,有吸烟史的患者要注意戒烟。
#病因#脊索瘤
阅读数 2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脊髓或斜坡的原发性恶心肿瘤,复发率高起病隐匿,生长缓慢,症状典型,可仅表现为头痛较难治愈,多采取手术治疗,对放疗敏感简介脊索瘤是原始脊索(正常情况下分化为椎间盘的髓核)残余物来源的肿瘤。1857年由Virchow首次记载。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轴骨的骶尾区、斜坡及活动椎体[1],本病年发病率约为0.8/100万[2],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4%[3],好发年龄为30-40岁(德国版神经外科手册中记录颅内脊索瘤发病高峰为50-60岁),偶有儿童及青少年发病(占所有脊索瘤病例<5%[4])。本病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清楚,可能为胚胎期发育的脊索残留物恶变导致[1]。起病隐匿,症状典型[3],大多数患者仅有头痛,而定位体征(即能从体征定位病变部位)[5]。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可辅以放疗及药物治疗(主要指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但本病极易复发,大多数患者可生存4~8年[5],确诊后平均生存年龄6.3年。症状表现:本病起病隐匿,症状典型[3],大多数患者仅有头痛,且就医前已头痛多年,而定位体征[5]。随病情发展可逐渐出现神经压迫症状,如视力障碍、声音嘶哑等症状。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视诊骶尾部饱满、脊柱部肿块等,触诊疼痛等)、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磁共振检查等)及病理学检查(活检发现肿瘤细胞结构与脊索残留物类似)综合诊断本病。脊索瘤有哪些类型?本病暂具体分型。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本病年发病率约为0.8/10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4%[2,3]。是否可以治愈?因其低恶化性,但高复发性,因其低恶化性,但高复发性,较难治愈。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及放疗相结合来延缓病情发展,大多数患者可生存4~8年[5]。是否遗传?是,本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但未有权威文献说明其具体遗传机制。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