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2就是尿毒症吗 2期膜性肾病和尿毒症区别要知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许金云

尿毒症是指当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脏功能出现逐渐严重且不可逆性的改变时,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综合征。尿毒症跟2期膜性肾病都是因为肾脏功能发生了障碍,并且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所以2期膜性肾病就是尿毒症吗?2期膜性肾病与尿毒症的区别有哪些?

1、虽然膜性肾病2期和尿毒症都有一些相似的症状,可2期膜性肾病并不是尿毒症,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是膜性肾病继续发展的话有可能变为尿毒症。

2、从发病原因来看,膜性肾病可以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膜性肾病与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有关。继发性膜性肾病与系统性疾病、药物、毒物或环境因素等有关。而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的功能和结构渐进性的不可逆性损害而导致。

3、尿毒症和2期膜性肾病的临床症状不一样。2期膜性肾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临床症状。病情再发展的话会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而尿毒症的症状更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功能紊乱,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其临床症状往往很复杂。

4、2期膜性肾病和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2期膜性肾病临床上通常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通过治疗,膜性肾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尿毒症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因为肾脏功能不可逆性的丧失,所以目前临床上多进行血液透析来维系生命,或者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肾脏移植。

以上便是尿毒症和2期膜性肾病的区别,2期膜性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也会发展成尿毒症。尿毒症只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的另一种叫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当出现是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时,表明肾脏出现了病变,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尽快明确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仍是膜性肾病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前提。

#概述#不典型膜性肾病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可出现泡沫尿、颜面部和四肢水肿可引发血栓、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进展相对缓慢,规范治疗可维持肾功能稳定简介膜性肾病,是免疫复合物(由抗体与抗原结合所得)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基底膜病变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肾脏正常工作时,尿液中只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球的滤过膜受损,因此尿液中漏出的蛋白含量增加,出现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加、颜面部和四肢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本病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因患者病程同,预后差异相对较大,经规范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可保持稳定,少数患者会恶化至终末期肾病[1]。症状表现: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水肿:颜面部、下肢、脚踝水肿等。诊断依据:症状:水肿、泡沫尿等;尿检:尿蛋白阳性;血检:发现血白蛋白降低或肌酐、尿酸等指标异常或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阳性等;肾脏病理活检: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需排除继发性肾病:如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骨髓瘤肾病等。医生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上述检查结果来诊断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有哪些类型?根据病因分为特发性(原发性)膜性肾病;继发性膜性肾病;膜性肾病一般指特发性(原发性)膜性肾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较常见。在西方国家的发病率为(6~10)/100万人口,在我国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膜性肾病占20%~30%。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约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左右[2-4]。是否可以治愈?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达到疾病缓解,能完全治愈,有复发的可能。约30%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可自行缓解,且通过药物治疗可保持肾功能稳定[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