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胆汁反流性胃炎吃什么药
如今,胃部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也是常见的疾病。根据胃病的特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或手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其中的一种,通常会有上腹疼痛、呕吐或腹胀等一系列的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都会造成巨大损伤,面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必须尽快治疗,尤其是小儿用药需谨慎。
一、促胃动力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包括胃复安、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等。服用之后能够促进胃部排空,减少胆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防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能够促进胃部的蠕动。
二、结合胆盐类药物。铝碳酸镁是其中之一,服用之后能减少胆盐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比较不错,临床最长应用的药物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口服之后能加速胆盐和粪便的排出。
三、抑制胃酸药物。由于胃酸和胆汁相互叠加,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较大。服用抑制胃酸类的药物同样有效,最常见的是h2受体阻断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例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四、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胃炎发病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患者在使用抑酸剂、胃粘膜保护剂以及胃动力药物的同时,也可以选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能加速疾病的愈合,减少癌变的可能。
上面提到的四种药物均能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但是必须要有专业医生在旁指导,不可随意的乱用。日常饮食需注意调理,尽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保证三餐的规律性,避免吃生冷或刺激性的食物,否则将会加重胃部不适的症状。胆汁反流性胃炎和饮食有密切关联,预防就要从饮食和生活开始。
向本文作者提问

许艺怀主治医师
济南市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95%|接诊量121|响应时长961分钟
擅长:擅长小儿呼吸,消化,血液,肾脏,神经等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9起
问医生
#胆汁反流性胃炎
阅读数 2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引起的常见胃病症状为腹痛、恶心、烧心、呕吐(黄绿色胆汁)可治愈,病程多迁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简介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属于胃黏膜炎症的一种,由于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异常反流至胃部,造成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患者常有腹部胀痛、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症状,随着病程发展,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可治愈,预后较好[1]。症状表现[1-2]:主要是消化道适症状:如上腹部胀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诊断依据[1-2]:依据患者病史(胃幽门结构异常、括约肌功能失调、精神心理等因素),若患者出现上腹部胀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含黄绿色胆汁)等症状,行胃镜检查可看到胃部有黄绿色胆汁,伴有胃窦、手术吻合口纵行分布的条状红斑、或片状糜烂、水肿等,可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疾病类型[1-2]: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本身结构异常、括约肌功能失调导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既往有胃、肠手术病史,导致胆汁反流,出现胃炎症状。是否具有传染性[1-2]?是否常见[1-2]?常见。近年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状态,占胃炎总数的12.3%~16.4%。是否可以治愈[1-2]?可治愈,但多数病程迁延,以对症治疗为主。是否遗传[1-2]?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