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多久恢复
我们的身体对于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会产生一些自我反应,比如当手指不小心被蒸汽烫到时,身体会迅速做出回避反应,避免受伤,而这个就是很明显的人体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这种反应,过一会后可自行消失。但也有另一种情况,一些人遭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后,这种应激反应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到最后许多朋友会选择性忘记它,但再次遭受类似打击时,就会产生明显的焦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应激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
所以,患上应激障碍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康复?
事实上,应激障碍症是一种心理创伤,它能多久恢复其实是个未知数,一些人可能在一周后突然感觉到这种创伤,对自己的心灵造成的伤害,并出现失声痛哭或心理崩溃,而从这种崩溃中也会慢慢缓解,走向恢复。若能及时觉察,并能在家人的帮助下恢复,就不会对身体有任何影响。但是如果让疾病继续发作,并不断地影响到病人的身心健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病人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表现,但异常思维一直间接左右着心情。这时一定要求助医生,否则很可能在某一情景再现时,会再次陷入极度的恐惧。患有此病的人,会出现症状表现有反复想到受到创伤时的感觉,不自觉地回忆受打击的过程,或者不断做恶梦,甚至产生错觉、幻觉;还会出现触目惊心的精神痛苦等。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得了心理应激障碍,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取笑或歧视,这时候的患者心理是极度脆弱的,会变得十分自卑没有自信,容易做出极端行为。这种情况是需要身边的人多点关怀与爱的,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时间,多给这些人群送去一些爱的光。
向本文作者提问

肖攀攀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好评99%|接诊量3183|响应时长19分钟
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失眠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50起
问医生
#震吓性痴呆[炮弹休克]
阅读数 1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典型症状为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过度警觉需及时治疗,延误治疗可出现自残、自杀行为应重视易感人群的心理预防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disorder,PTSD)是因遭遇或目睹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受伤、性暴力等创伤性事件,从而引发个体安情绪的一种精神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出现或加重的创伤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易反复发作、呈慢性化发展,预后差,患者可出现劳动能力丧失、物质滥用(即过度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毒品、抗焦虑药物等,并形成精神性和躯体性的依赖)、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自残或自杀行为[1,2]。症状表现[1]: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事件反复的痛苦记忆或在梦境中反复再现场景,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过度警觉。诊断依据[1]:依据接触创伤性事件后,出现或加重的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创伤性事件反复体验、回避和麻木症状、过度警觉、情绪和思维的负面改变,可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类型[1]:1.根据患者年龄分为:(1)6岁及以下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成年人、青少年、6岁以上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2.根据症状出现时间分为:(1)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直到事件发生后至少6个月才符合全部诊断标准;(2)非延迟性表达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伴随症状分为:(1)伴分离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症状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且个体持续或反复出现2种症状之一:人格解体、现实解体。(2)伴分离症状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2,4]?本病常见,目前发病率报道一。好发于经历或目睹严重事故、性侵犯、虐待、与严重健康问题或分娩经历(如重症监护住院或新生儿死亡)有关的创伤、战争和冲突、酷刑等事件的人群,在军人、医疗工作人员、司机和船长、紧急救护人员、记者、难民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否可以治愈[4]?早期识别及诊治多可治愈,临床症状明显、经历多次创伤的患者治愈难度大,至少1/3的患者因疾病的慢性化而终身愈。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以创伤为重点的个体CBT干预(认知行为疗法)、EDMR(眼球运动脱敏再处理)、团队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减轻创伤性事件带来的精神压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方式、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是否遗传[5]?是,目前认为本病与遗传易感性有一定关系。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