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自汗怎么调理

老年健康守护者·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
老年健康守护者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养生、疾病预防和康复指导

心脾两虚,中医理论中的常见证候,与自汗症状密切相关。自汗,即不因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自觉汗出,常伴有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了解心脾两虚的成因及调理方法,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脾两虚的成因

心脾两虚多由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其中,饮食不节,如过度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劳累过度,如久坐久立、过度劳累,会损伤脾气;情志不畅,如忧思过度、情绪波动,会损伤心脾。

二、自汗的调理方法

1. 饮食调理

(1)酸枣仁汤: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补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症状。酸枣仁汤的制作方法:将酸枣仁、红糖、圆肉加水煮制,可达到补血益气、安神健脾的作用。

(2)黄芪桂圆汤: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作用,桂圆具有补血安神的作用。黄芪桂圆汤的制作方法:将黄芪、桂圆、红枣干、枸杞加水煮制,可达到补气养血、安神健脾的作用。

2. 生活调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免影响心脾功能。

(2)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药物调理

对于心脾两虚、自汗症状较重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三、预防与保健

1.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3.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思、情绪波动。

推荐医生列表
张思燮·undefined
张思燮可处方
黄石有色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56896|响应时长114分钟
擅长:男科常见的疾病阳痿早泄频繁遗遗精,急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妇科常见病如痛经,月经稀发,月经量过多,崩漏,带下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治疗,并对常见病如失眠(不寐、入睡难、无睡意、不易入睡、健忘、多梦、心肾不交),健忘痴呆,郁证(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情绪低落、失眠、健忘、乏力、疏肝解郁、中医治疗肥胖(腹型肥胖),运用中医的方法健康减肥。 特别擅长口腔溃疡,肾阳虚,肾阴虚,尿频,湿热,肺热,关节痛,阴虚火旺,宫寒,肝火,气虚,内分泌失调,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热下注,口干,精囊炎,肝血不足,肩袖损伤,脱皮,下焦湿热,心肾不交,关节疼痛,肝胆湿热,胆碱能性尊麻疹,脾肾两虚,尿急,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心脾两虚,睡眠不足,脾气虚,温病,尿黄,脾胃不和,这类疾病及症状的治疗。
¥28.0
问医生
王瑞华·undefined
王瑞华可处方
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110785|响应时长96分钟
擅长:1.口臭、舌苔白厚、舌苔黄厚、有齿痕、中医减肥、大便不成型、大便黏马桶、脾虚(健脾补气、温肾健脾)、肾虚(阳虚、阳虚体质、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2.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病、胃脘痛、痞满、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纳呆、脾阳虚、胃阴虚、脾阴虚、脾气虚、心脾两虚、升清降浊、养胃生津、滋补脾胃、温胃散寒、温中和胃、滋阴益胃、消食导滞、消食止痛、化痰消食、温胃化饮)、炎症性肠病(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慢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乙肝(乙型肝炎)、丙肝(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腹水)、脂肪肝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中医调理治疗。
¥15.0
问医生
葛成才·undefined
葛成才可处方
祁门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85695|响应时长48分钟
擅长:1擅长:男科:对阳痿,早泄,性功能低下,勃起障碍,前列腺增生,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不射精证,缩阳证,男性不孕不育证,精囊炎,尿急,尿频,有独特治疗见解,临床疗效佳;2,脾胃病:泄泻(腹泻、慢性腹泻、拉肚子、久泄不止、水泻、五更泄、脾虚泄泻、大便溏薄、内湿、湿热下注、大肠湿热、止泻、补脾止泻、涩肠止泻、散寒止泻、升阳益胃、温补脾阳),痢疾,便秘(慢性便秘、排便无力、滋阴通便、口臭、脾虚、脾胃虚寒、脾胃湿热、胃寒、湿阻、大便腥臭、补益。3,汗症(自汗盗汗、止汗),失眠(不寐、入睡难、无睡意、不易入睡、健忘、多梦、心肾不交、益肾宁神、补血养神、安神定志、健脑安神、滋阴安神、重镇安神、养血安神、益气安神)。 4,肥胖、口腔溃疡,耳鸣(肾虚、阳虚、阳虚体质、四肢厥冷、温补肾阳、滋阴潜阳、补阳益气、散寒止痛、温阳行气、温阳活血、温阳散寒、温肾散寒、补肾固冲)。 5,咽部异物感(咽部异物、梅核气、化痰散结),咳嗽(百日咳、肺热咳嗽、慢性咳嗽、肾咳、热咳、虚寒咳嗽、寒饮咳嗽、气喘、咳痰、止咳、肺热、发热、肺气虚(补气祛痰)、风温、痰饮(温肺化饮)、恶寒、痰热(痰火、清热化痰)、痰臭、肝火犯肺(解郁化痰)、止咳祛痰、化痰、宣肺化痰、生津润燥、温化寒痰、燥湿化痰、理气化痰),哮喘(过敏性哮喘)、剥脱性舌炎,6-口腔溃疡,肾阳虚,肾阴虚,尿频,湿热,肺热,关节痛,阴虚火旺,宫寒,肝火,气虚,内分泌失调,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热下注,口干,精囊炎,肝血不足,肩袖损伤,脱皮,下焦湿热,心肾不交,关节疼痛,肝胆湿热,胆碱能性尊麻疹,脾肾两虚,尿急,气滞血瘀,气血两虚,心脾两虚,睡眠不足,脾气虚,温病,尿黄,脾胃不和
¥20.0
问医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