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不能吃什么食物 伤寒不能吃四类食物
作者:陈新灿
伤寒属于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遭遇到该疾病的困扰。患病后会出现持续高热、腹痛、玫瑰疹、肝脾大等相关症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与生活,建议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还要注意饮食健康。那么,伤寒不能吃什么食物?
伤寒不能吃四类食物
1、伤寒的患者忌食坚硬食品,这类食物容易对肠壁造成直接刺激,从而加重肠壁损伤,甚至造成肠穿孔,后果不堪设想。而且这些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导致胀气发热、停留时间过长,这样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伤寒患者应忌食炸排骨、炸大块鱼肉、炸馍头干及各种煎、炸、烤肉类食物。
2、伤寒患者忌吃的食物有芹菜、韭菜、芥菜、大头菜等等,这些都属于粗纤维、胀气食物。由于纤维粗,因而在进食之后不易消化,这样会容易导致局部充血、水肿,不利于炎症的愈合。
3、伤寒的患者必须忌食辛辣热性刺激食物,例如辣椒、咖喱、韭菜、羊肉、浓茶、酒及各种咖啡饮料等都要避免。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管收缩,这样会容易加重肠黏膜充血、水肿的症状,不利于伤寒的恢复。
4、伤寒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有很多,生冷食物也是其中之一,比如冰糕、冰激凌、冰块、生鱼肉及各种冰饮都不能吃。因为这些食物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
大家如果出现伤寒时,在饮食上应该多加注意,不能吃的食物一定要忌口,以免加重病情的发展,从而带来更大的危害。想要尽快摆脱伤寒的危害,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好医生进行治疗,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些对病情有益的食物,如高蛋白食物、高碳水化物、高热能食物等等。
#饮食#伤寒
阅读数 4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症状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腹部适、皮疹等经规范抗菌治疗后可治愈简介伤寒(typhoidfever),是由伤寒杆菌(Salmonellatyphi)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伤寒的典型症状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等,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过规范抗菌疗后可治愈,救治及时也可能威胁生命[1]。症状表现[1,2]:伤寒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热度呈阶梯形上升,3~7天后逐步达到高峰,可达39~40摄氏度。之后逐渐出现持续发热、玫瑰疹、消化系统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等伤寒典型症状。诊断依据[2]:依据在伤寒流行季节(夏秋季)和流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摄氏度)1周以上,并出现腹部适、玫瑰疹、神经系统症状(如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等)等症状;结合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并符合病原学检查(从血、骨髓、尿、粪便或玫瑰疹刮取物等任一标本中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或血清学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如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者则更有意义),可确诊伤寒。疾病类型[2]:根据发病年龄、人体免疫状态、致病菌的毒力与数量、临床表现、治疗情况以及有基础疾病等因素,分为:典型伤寒轻型伤寒暴发型伤寒迁延型伤寒逍遥型伤寒小儿伤寒老年伤寒是否具有传染性[1,2]?该病为国家乙类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染[1,2]?传染源主要是伤寒患者及带菌者。伤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是传播伤寒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传播或虫媒传播可致散发病例。怎么预防[1,2]?预防接种,是伤寒流行区居民及旅行者预防伤寒的有效方式,常用的疫苗有伤寒-副伤寒甲-副伤寒乙的三联混合灭火菌体疫苗、伤寒杆菌Ty21a活菌苗、伤寒Vi多糖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服药是高危人群的有效预防方式,常用药物为复方磺胺甲噁唑。是否常见[3]?伤寒在我国是常见病。我国伤寒疫情整体发病率较低,但个别地区存在流行。根据统计,我国伤寒的发病率约为0.65/10万,鲜有死亡病例出现是否可以治愈[1,2]?是一种可治愈、可控制的疾病,经过规范抗菌治疗可以治愈。是否遗传[1,2]?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