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神经进食障碍怎么办

进食障碍在生活中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主要诱因与青春期女性过于注重个人外形、不良减肥手段有关,此病症又属于心理疾病。进食障碍可分为选择性进食障碍、神经性进食障碍,对患者产生的伤害都不同。然而得了神经性进食障碍要怎么办?

一、心理辅导治疗

得了神经性进食障碍,一般通过心理辅导治疗干预。短期内会有显著效果,具体效果还因人而异。由于神经性进食障碍诱因是患者对个人身材不自信、过度节食等,医生应帮助患者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让患者学会接纳个人身材的缺点,不应注意他人的目光。有利于减缓患者心理压力,进一步改善病情。

二、对症治疗

大部分患者喜欢通过节食等极端手段达到减肥目的,包括大量服用减肥药、催吐、厌食等。应采取对症治疗方案,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像大量服用减肥药引发的神经性进食障碍,需使用洗胃、药物治疗等措施。由催吐引发的神经性进食障碍,应予以胃肠道治疗、心理治疗。若患者严重厌食,予以营养输液治疗即可。

三、释放压力

神经性进食障碍大部分与患者个人压力有关系,比如家庭关系、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患者可通过其他途径释放压力,包括大哭、对家人或朋友倾吐等等。只要及时释放压力,有利于心理健康。

进食障碍常见的症状有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以及暴食症,每个症状对患者的身体都会造成不可逆伤害。尤其是神经性进食障碍不能小瞧,患者需及时就医。此外,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以免病情持续恶化,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向本文作者提问
肖攀攀·主任医师
肖攀攀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精神科
好评99%|接诊量3161|响应时长19分钟
擅长: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失眠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人格障碍,强迫症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50
问医生
#长期不能进食
阅读数 52020-05-0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过分节食、暴饮暴食、食异物是主要症状主要治疗方法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治疗健康的审美观念、健全的人格心理是预防关键简介进食障碍是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以进食行为异常、对食物、体重和体型的过分关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性疾病。此病比较常见,女性居多,主要分为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症和异食癖。临床上可能出现:进食行为异常(如饮食过少、暴饮暴食、食用非食用性物质等)、营养良、月经紊乱、焦虑、抑郁等症状,临床因分类同而症状一。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类型,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如氟伏沙明)、营养治疗(均衡膳食)、健康教育等。此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经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是难以治愈。症状表现:典型症状:进食行为异常(如饮食过少、暴饮暴食、食用非食用性物质等)、营养良、月经紊乱、焦虑、抑郁等。诊断依据: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进食障碍症状、体征,并通过体格检查(如观察患者出现对食物有可抗拒的欲望以及通过过度减肥的方式来抵消食物等)、心理测试(如用耶鲁布朗进食障碍量表,来评估神经性贪食症的严重程度)等方式进行确诊。进食障碍有哪些类型?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症异食癖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神经性厌食常见于青少年女性,男女患病率为1:(6~10)。13~14岁和17~18岁是两个高发年龄段,30岁以后少见;美国12~18岁的女性患病率约0.5%~1%,国内目前尚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1]。神经性贪食多发生于青春晚期或成年早期女性,发病率1%~3%,男性患者仅为女性患者的1/10[2][3]。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的研究数据显示暴食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9%。美国暴食障碍的患病率为1.9%~3.5%。多见于女性肥胖者,男女比例约为1:1.75。发病时间在20岁左右,可持续到中年以后[1]。异食癖多见于婴幼儿,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年龄大的儿童和少年少见,有调查显示2~3岁的婴幼儿中有15%出现异食行为[1]。是否可以治愈?难以治愈。患者可通过心理、药物、营养治疗缓解症状。是否遗传?是,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因本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是否医保范围?是
肖攀攀·主任医师刘登华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