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舌下腺囊肿是位于口底一侧黏膜下的肿物,外观是呈淡蓝色的,囊壁比较薄,质地柔软。若是舌下腺囊肿体积较大的话,还能够穿入下颌舌骨肌进入到颏下区,甚至还会侵害到对侧口底。此疾病出现之后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治疗措施,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保守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的方法比较适合体积小的舌下腺囊肿,保守治疗的时候可以用注射器抽干囊肿内的囊液,然后向囊腔里面注入碘酊,停留2~3分钟之后,再把碘酊抽出来。这种治疗能够破坏上皮的细胞,这样一来就会让局部区域失去分泌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当然单单控制病情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一些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让舌下腺囊肿疾病更快的恢复。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比较适合舌下腺囊肿体积较大或通过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将局部的囊肿进行切除,不过由于口腔里面的组织和血管是比较丰富的,所以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手术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手术的手法,这样就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并且还可以让手术安全性更高。若是患者的身体暂时没有办法承受切除手术损害的话,可以做简单的带状缝合术,等到身体状况好了之后再进行舌下腺切除术。
以上内容是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具体怎么选择要根据个人身体的情况来确定,建议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注意身体的保护,饮食方面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给口腔造成更大压力,另外还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可以让体质更好一些,对疾病也是有一定的缓解效果的。
向本文作者提问

刘兴强主任医师自营医生
东营市人民医院视光中心
好评100%|接诊量93733|响应时长10分钟
擅长: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斜弱视、视光、眼底病、结膜炎、角膜炎、麦粒肿、霰粒肿、泪器疾病诊治。
¥79起
问医生
#舌下腺囊肿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舌下口底一侧浅紫蓝色肿物,壁薄质软有波动感囊肿较大时会影响吞咽、言语和呼吸手术切除舌下腺及囊肿后可治愈,术后复发率较小简介舌下腺位于口底舌下,是唾液腺的一种,主要分泌黏液。舌下腺有很多小而细的导管,有些导管直接开口于口底,有些与下颌下腺导管(下颌下腺是口腔三大唾液腺之一,位于下颌骨下缘、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三角内)相通。当外伤导致舌下腺导管损伤破裂,黏液溢入周围组织中,或舌下腺导管本身发生阻塞,导致黏液潴留,都会形成囊肿,即舌下腺囊肿,常见于青少年。通常情况下,囊肿位于舌下口底一侧,壁薄质软,表面呈浅紫蓝色,轻触有波动感,似蛤蟆气囊,俗称蛤蟆肿。大多数舌下腺囊肿明显症状,若囊肿较大,会影响患者进食、呼吸和言语,需要尽早治疗。通过手术切除囊肿及舌下腺,可以根治[1]。症状表现:舌下腺囊肿一般明显的症状,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影响咀嚼和言语,当囊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口底疼痛、肿胀等。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粘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前。诊断依据:临床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观察病变部位,穿刺出蛋清样粘稠液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影像学检查主要是用于明确囊肿的部位、大小和性质。如B超检查可以测定囊肿的大小、CT检查可以明确囊肿的范围、MRI检查可以判断囊肿与下颌舌骨肌(口腔底部肌肉之一,位于下颌骨与舌骨之间)之间的关系。舌下腺囊肿有哪些类型?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哑铃型根据病因和病理表现可分为:外渗型潴留型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在临床口腔科中,舌下腺囊肿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涎腺囊肿之一,其高发人群为儿童、青少年[2]。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过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切除术)可治愈本病。若全身情况耐受手术的患者或婴幼儿,可以先行保守治疗,待全身情况好转、婴儿4~5岁后再行手术[1]。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