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什么药物治疗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李晓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很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是由血小板计数减少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一部分人可能觉得,这是免疫介导损伤了巨核细胞或者抑制巨核细胞释放血小板导致的;一般医生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缓解。那么,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用什么药物治疗呢?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止血,不是将血小板提高到正常。治疗上主要是由病人出血的严重程度,并非是血小板计数决定的。血小板计数超过三十乘以十每升,没有症状是不用治疗的。

1、糖皮质激素这是治疗此病的重要药物,适用的血小板计数小于三十乘以十每升,而且有严重的出血。如果出现很危险或者有明显的乏力症状,可以选择口服强的松,治疗之后再慢慢减量一直到停药。

2、大剂量的静脉丙种球蛋白,这药物主要是在禁急出血的时候适用,副作用很小。

3、免疫抑制剂包含了达那唑、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这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好的病人或者不适合糖皮质激素,脾切除的治疗患者,能采取当中单一的药物,以及联合方案来治疗。

4、血小板生产素受体激动剂包括了血小板生成素,还有TPO拟肽,以及非拟肽类TPO类似物。这种药物耐受性比较好,不良反应比较少。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利妥昔单抗,这种药物能抑制生产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异常B细胞,可以使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得到缓解。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由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还有T细胞异常、血小板相关的抗原,以及病毒感染等导致的。引发的症状有乏力,还有全身性皮肤,粘膜多个部位出血,有时候皮肤还会出现小的出血点,以及瘀斑等。

以上四点就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药物,治疗的同时病人还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创伤,再接受止血剂进行治疗。饮食上要注意摄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还要避免受凉。还可以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食物。大家都知道这种疾病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还要定期做好复查。

#血小板减少症
阅读数 1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主要表现为血栓、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可并发肺栓塞、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一般进行药物治疗,及时治疗,预后较好简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在使用抗凝制剂肝素后发生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使用肝素的患者有发病风险。出现血栓、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及时治疗,一般会影响生活质量及寿命。症状表现:典型症状血栓、血小板减少。诊断依据:根据典型症状血栓、血小板减少抽血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计数减少,即可确诊。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类型?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多数发生在肝素治疗开始后,血小板立即减少。持久性血小板减少:一般发生于肝素治疗5~8天以后,若患者既往接受过肝素治疗,则可能立即发生血小板减少。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是是否可以治愈?是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否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孙洪利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