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会不会复发 做好四方面预防脑膜炎复发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杜柏

脑膜炎是病菌入侵脑膜引发的慢性炎症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膜炎三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脑膜炎危害都很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烦躁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及时治疗。而脑膜炎治愈后还会有复发的风险,需要做好相关发防护措施。

脑膜炎会不会复发?

脑膜炎治愈后是会有复发的情况出现,据数据显示,脑膜炎治愈后复发率为5%--10%,大多数患者会在两年内复发,少部分患者也偶可在3--5年内发生。当发现脑膜炎有复发征兆时,及时治疗效果良好,仍可完全恢复。

为了避免脑膜炎再次复发需要做好这几点:

1、积极锻炼身体

脑膜炎主要是因为抵抗力较低,导致免疫系统不能抵挡病菌入侵,引发脑膜感染。因此脑膜炎患者身体恢复之后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做慢跑、骑车、游泳等运动增强体质。

2、避免感冒

感冒也会增加脑膜炎复发的风险,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物,在运动或从事劳动后要立刻把汗水擦干,避免因感冒引发脑膜炎。

3、少去人口聚集的地方

脑膜炎的类型很多,其中流行性脑膜炎具有传染性,因此在流脑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卫士,勤洗手,勤通风。另外还需要少去人口聚集的地方,外出应戴口罩。

4、有良好的作息时间

脑膜炎患者要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不能熬夜,这样身体器官才能得到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抵抗力,避免病菌的入侵,防止脑膜炎复发。

脑膜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之后不能忘乎所以,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是很多的,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点之外,饮食上也要重视。患者一定要清淡的饮食,以高蛋白和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的蔬果。另外也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紧张以及焦虑,因为这些细节不注意都会成为脑膜炎的复发的诱因。

#预防#脑膜炎
阅读数 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软脑膜弥漫性炎症表现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一般可治愈,尽早治疗效果较好简介脑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及各种致病因子侵及脑膜和脑脊膜,引起弥漫性炎症性改变,通常伴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并发症,如上呼吸道感染等,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大多较轻,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大多病情危急。症状为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一般情况下可治愈,尽早治疗效果较好[1-2]。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可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以及局灶性症状等。感染中毒症状:发热、寒战等。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ng征及Brudzinski征。局灶性症状: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等。诊断依据:依据患者的病史、脑膜炎的典型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结合脑脊液特征性改变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提示细菌、病毒、结核杆菌感染,可确诊本病。疾病类型:根据病因同,可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否具有传染性?部分脑膜炎具有传染性,具体根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而定。非国家法定传染病。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有少数经过呼吸道传播。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多经呼吸道传播。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常常有结核的接触史或既往史。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可在土壤、垃圾、鸽粪中存在,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怎么预防?预防:注意手部、毛巾、餐具、呼吸道等传播途径的隔离、加强消毒。是否常见?病毒性脑膜炎以夏秋季为高发,儿童多见;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较低,多见于成年人。发病率未找到具体资料。是否可以治愈?大部分脑膜炎患者经过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可以达到治愈,少数比较严重的患者,合并脑部损伤,预后较差,可能出现智力减退、肢体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预后相对较差,病死率高。是否遗传?否是否在医保范围内?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郑东明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