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症有哪些 警惕化脓性脑膜炎的4个并发症

化脓性脑膜炎对于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爆发性的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它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呕吐、昏睡、昏迷等问题,严重了还可能会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危害患者的健康,所以需要多注意检查。那么,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

1、脑积水是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脓性的渗出物,这样就容易堵塞到狭小的孔道或者是引起粘连等症状,影响到脑脊髓的循环等。由于该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患者的大脑影响是十分大的,需要及时排出积水。

2、由于该疾病的出现,患者会出现呕吐等等问题,那么就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还可能会引发脑性低钠血症,就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等并发症。

3、由于该疾病是会损伤到患者的脑实质的,还会导致颅内神经受到损伤。因此,会引起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脑肿瘤等并发症。如果是突然暴发出现的,则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休克关节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4、出现该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颅内压增高,如果身体病情突然出现,并且比较严重的,没有及时使用脱水疗法治疗的,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以上四个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就可以明白,该疾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十分大的。因此,当身体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进行检查,这样才可以及时的制定治疗的方向,预防身体的症状加重。而且治疗过后还要注意通过有效的护理,保证自身的健康恢复。

向本文作者提问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三甲可处方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8106|响应时长447分钟
擅长:擅长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30
问医生
#化脓性脑膜炎
阅读数 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急性起病,典型症状为发热、头痛和颈项强直等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可预防接种疫苗确定病原菌后及早抗生素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简介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又名“化脑”,是蛛网膜下腔或脑膜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中枢神经系统化脓性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常见致病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B族链球菌等。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婴幼儿以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上以急性发热、寒战、剧烈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临床疑似中枢细菌性感染应尽早诊断,通过脑脊液检查可确定诊断。确定病原菌(导致疾病的细菌)后应及早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血浆与脑细胞或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可阻止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的抗生素治疗,大多预后良好。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病率[1]。症状表现:多呈急性或暴发性起病,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发热(温度>37.3摄氏度)、寒战、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如颈项强直,指颈部僵直,活动受限)。脑实质受累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精神症状等。诊断依据: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病史(发热、头痛、呕吐、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结合体征(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等)、脑脊液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以及影像学检查(CT、MRI)等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行诊断性治疗[2]。化脓性脑膜炎有哪些类型?根据致病菌同位置,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肺炎链球菌脑膜炎葡萄球菌性脑膜炎等[1]。是否具有传染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传染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空气直接传播。怎么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如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型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细菌的概率,即便感染,机体的自身免疫力也能得到相对提高。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本病流行或散发于世界各国,平均年发病率为2.5/10万。我国曾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大流行,从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后,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发病率持续下降,未再出现全国性大流行。我国2005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的平均发病率为0.09/10万,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为0.6/10万。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发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达120万[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目前经过及时合理有效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疾病加重的可能性很低。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红波·副主任医师周衡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