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作者:柳瑞
在临床上,脑干主要作用是维持个体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消化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所以在脑干损伤时,会引起一系列生命体征改变,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而在临床上所表现得特征也有很多,比如意识障碍、生命体征改变、去皮质强直、锥体束征等等,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1、意识障碍
临床上脑干损伤多见于外部直接、间接暴力引起的,这种属于原发性损伤,损伤后会立即昏迷,轻症者会对痛刺激有反应,重症者所有反应都可能消失。
2、去皮质强直
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延髓,而去皮质强直是中脑损伤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中脑包含促进和抑制伸肌的功能,在中脑损伤时,调节中枢受损,表现为肌肉过度伸张,两上肢过度伸张而内旋,两下肢过度伸直,头部后仰呈紧绷状。
3、生命体征变化
一般脑干损伤后,会立即出现呼吸功能紊乱,中脑和延髓的呼吸调节中枢受损,会出现呼吸节律紊乱、抽泣式呼吸等,在延髓的呼吸和吸气中枢受损,可能会导致呼吸停止。心血管功能也会出现变化,如延髓平面受创严重时,可直接导致心跳停止。同时体温也会出现改变,可能会出现高热等状况。
4、锥体束征
锥体束征是脑干损伤重要表现之一,包括肢体瘫痪、肌张力增高等等。
5、内脏症状
脑干损伤也会导致内脏出现一些症状,包括脑干损伤应激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交感神经兴奋,引起体循环及肺循环阻力增加,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等。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得知,脑干损伤是十分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对自身的保护,防止头部受到直接、间接暴力攻击,一旦出现了脑干损伤,也不必过于惊慌,选择正规的医院,积极的接收治疗,病情也会慢慢好转的。
#脑干挫伤
阅读数 3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因头颅外伤而致中脑、脑桥及延髓损伤表现为意识、瞳孔和眼运动障碍、去皮质强直等本病起病急、并发症多、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高简介脑干损伤是一种较严重的颅脑损伤,主要是指脑桥、中脑及延髓的损伤。在车祸、高处坠落等脑部创伤等前提情况下较常见。多因外界暴力(车祸、头部击打等)直接作用脑干或继发其他严重脑损伤(脑水肿、脑疝等),造成脑干组织及周围神经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意识模糊、昏睡等)、瞳孔和眼运动障碍(瞳孔散大、眼球位置改变、眼球活动受限等)、去皮质强直(异常的被迫四肢姿势)、锥体束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体征)等,且患者残疾、死亡风险较高。脑干损伤多需紧急治疗,多采用手术、药物、冬眠疗法等综合治疗。损伤轻微者,预后较好;损伤较重者,预后则较差[1]。症状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昏睡、昏迷、意识模糊等)、瞳孔和眼运动障碍(瞳孔先小后散大或多变、眼球位置改变、眼球活动受限等)、去皮质强直(异常的被迫四肢姿势:上肢及手腕、手指内收屈曲蜷缩,下肢僵硬伸直而双足屈曲)、锥体束征(巴彬斯基征等病理反射阳性体征)、生命征稳定(体温调定点异常、心率忽快忽慢)等[1]。诊断依据本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是否有过严重的头部外伤史,或者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疾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异常的瞳孔表现等)、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提示脑干出现损伤(出血、水肿等),联合诊断。脑干损伤有哪些类型?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类:原发性脑干损伤;继发性脑干损伤[2]。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在临床上,尤其是颅脑外伤中较常见,原发性疾病可占到2%~5%。脑干损伤占重型颅脑损伤的10%~20%。死亡率高达75%以上[1][3]。是否可以治愈?本病是否能够治愈要看脑干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较轻者,治愈程度较高,可采用补液、控制水肿、恢复脑部供血等一系列综合治疗达到治愈的目的;损伤较重者,治疗时间多漫长,且预后并发症较多,可影响患者后期的生存质量;及时治疗或规范治疗,可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