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和脱肛有什么区别 4方面区分直肠脱垂和脱肛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李晓军

直肠脱垂和脱肛是一种疾病,只是疾病表现在临床上会有所不同,虽然都属于肛门疾病。但临床上的合理治疗方法,对于帮助患者解决病情,才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从四个方面了解直肠脱垂和脱肛的区别。

第一、直肠脱垂是西医诊断,而脱肛是中医的诊断,直肠脱垂是肠管直肠粘膜和直肠全程或者是乙状结肠移位。因此脱肛疾病主要发生在年龄大的孕妇和儿童身上。因此,身体免疫能力低的人就更容易发生这两种疾病。

第二、脱肛疾病危害主要是生活不便,如果出现了疼痛、出血现象,甚至是局部粘膜坏死等后果,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改善。其次,直肠脱垂疾病主要发生在直肠部位,脱肛发生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所以,这两种疾病的区分非常重要。

第三、直肠脱垂和脱肛都属于肛肠科疾病,有时直肠脱垂需要根据患者的表面光滑、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多种表现来判断。而脱肛发生后,是由于不良刺激形成的,这时应保持肛门的清洁卫生,必要的时候在医生的检测方式下来确定疾病。

第四、直肠脱垂和脱肛这两种疾病的区别在于直肠脱垂属于直肠部位疾病,而脱肛可能会发生在其它部位或者是多个部位。临床上,可以根据疼痛感、便血、粘液等多种表现来分析。相信通过积极有效的分析方式,对帮助患者了解疾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对直肠脱垂和脱肛已经了解清楚,疾病发生后,临床上一般手术治疗效果好。但激光疗法、注射疗法等,也有利于判断疾病。因此,在区分过程中,不同疾病时期的症状表现决定不同治疗方法。所以,要对直肠脱垂和脱肛疾病进行详细分析。

#概述#直肠脱垂
阅读数 14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至肛门外解剖因素、腹压增加等均可导致该病可以治愈,保守治疗为主,严重者可手术治疗简介直肠脱垂(rectalprolapse)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至肛门外的一种良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认为与多种因素(如解剖因素、腹压增加等)有关。多可自行还纳,但复发率较高,严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1-2]。症状表现:本病的主要表现为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初发时脱出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复位[1]。诊断依据:临床医生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加以诊断,必要时还可通过辅助检查(直肠镜检等)确诊该病。直肠脱垂有哪些类型?按脱出物脱垂程度,可分为:黏膜脱垂或完全性脱垂完全性直肠脱垂[1]按脱出物与直肠肛管的关系,可分为:直肠内脱垂直肠外脱垂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直肠脱垂是中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直肠脱垂多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该病复发率较高。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姜可伟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