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脑缺血 脑缺血的4个原因浅析
作者:李晓
脑缺血是脑组织没有足够的血液供应,满足不了代谢需求所导致的病症。此疾病给患者造成的身体伤害是比较大的,当患病之后会让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神经功能障碍、视功能异常等表现,不过很多人对此疾病了解不多,不知道脑缺血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颈椎病
颈椎病是导致脑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若患者的颈椎寰枢关节和颈5颈6关节出现了错位,那么就会刺激椎动脉,从而引起动脉血管腔狭窄或是血管痉挛。这样一来通过的血流量,就会出现明显的减少,从而导致脑缺血的情况出现。
2、血管老化
脑缺血也可能是因为血管老化所造成的,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都会大不如前,各个组织和器官都会慢慢的衰老,变得脆弱。当血管出现老化之后,就会出现很多血液方面的病症,比较常见的就是脑缺血。
3、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也是诱发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大脑当中的血液其实是心脏供给的,所以在心脏出现问题之后,供血的量就会大大的减少,从而导致脑缺血的情况出现。建议患者在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出现不良的病症。
4、不良习惯
现在的社会节奏是非常快的,每个人为了适应的快节奏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一些人有抽烟、酗酒的习惯。这些习惯对身体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长时间的刺激就会诱发脑出血的状况出现。
以上是脑缺血的4个原因,此疾病给患者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所以在出现病症之后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在平时生活当中还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要合理的进行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同时还要适当的进行户外运动。
#病因#TIA?
阅读数 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起病突然,一般在1小时内,超过24小时好发于中老年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近期有较高风险发生卒中,应及时送医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指由一过性脑供血足,引起的供血区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的一种疾病。起病突然,症状持续时间比较短,大部分患者症状持续10~20分钟,一般在1小时内可缓解,且脑梗死的证据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可突然出现身体一侧麻木、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言语障碍等症状。好发于50~70岁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1]。症状表现:患者可突然出现身体一侧麻木、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言语障碍等症状。起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多数持续10~20分钟,能完全缓解。诊断依据:很多患者来诊时,已恢复正常。因此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医生除了采集病史(如询问患者症状、既往史等)和系统查体之外,还需通过核磁成像(MRI)、血管造影、及实验室检查等检查手段,来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类型?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我国成年人患病率为2.27%。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目前经过及时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等),或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颈内动脉内支架成形术等)后,患者疾病加重的可能性很低。积极治疗后,90天内出现卒中的风险明显降低,只有1.24~1.3%,卒中风险约减少80%。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