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还会出血吗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还会出血吗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其特点是出血缓慢、病程较长。这种疾病的发生与脑部血管的损伤有关,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甚至引发脑部功能障碍。本文将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颅内血管损伤:如脑外伤脑出血等。

2. 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3. 脑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

4. 脑部退行性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等。

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

2. 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

3. 脑部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

三、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方法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四、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措施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保守治疗:如休息、营养支持等。

2. 药物治疗:如抗癫痫药物、脱水药物等。

3. 手术治疗:如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术等。

五、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预防措施

为了预防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注意安全,避免脑外伤。

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脑部疾病。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
相关文章

文章 内镜颅底手术多久能恢复?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颅底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颅底疾病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术后1-2周内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手术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颅底肿瘤、颅底骨折、脑脊液漏、颅底炎症等。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显微镜和内镜等设备,精确地处理病变部位,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术后,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颅底修补是手术中重要的一环,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修补,以恢复颅底的完整性。 内镜颅底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手术视野更清晰、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手术难度较高、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等。

AI医疗先锋

7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治疗脑水肿,甘露醇效果如何?

甘露醇是一种常用的降颅压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高渗性利尿,产生组织脱水,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治疗脑水肿时,甘露醇的用法通常是静滴20%溶液250-500ml,速度每分钟10ml,每4-6小时根据需要重复一次。 然而,使用甘露醇时需注意其副作用,如注入过快可能引起头痛、眩晕、注射部位疼痛等,心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除了甘露醇,还有其他药物如甘油果糖、乙酰唑胺等也可用于治疗脑水肿。 甘油果糖具有高渗性脱水作用,对体内电解质平衡无不良影响;乙酰唑胺则是碳酸酐酶抑制剂,口服吸收良好,作用持久。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

绿色医疗倡导者

97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颅底内镜治疗多久见效?

颅底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治疗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术前准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其次,手术过程,通过颅底内镜对病变部位进行观察和操作;然后,术后恢复,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一般来说,颅底内镜治疗的效果会在术后数周至数月内逐渐显现,具体见效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颅底内镜手术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颅底肿瘤、颅底骨折、颅底炎症等。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医生的专业技术和患者的术后配合。 在选择颅底内镜治疗时,患者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跨界医疗探索者

9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病毒性脑膜炎:揭秘其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病毒性脑膜炎,这个听起来令人担忧的疾病,常常让人误以为它会像流感一样在人群中传播。但实际上,病毒性脑膜炎并不会传染给他人。那么,病毒性脑膜炎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病毒性脑膜炎,顾名思义,是由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病毒入侵颅脑组织,导致炎症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毒性脑膜炎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等。这种疾病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 虽然病毒性脑膜炎不会传染给他人,但它的传播途径仍然值得我们关注。病毒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密切接触等。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性脑膜炎的传播。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病毒性脑膜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病毒性脑膜炎,主要是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头痛等症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药物缓解。此外,保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也是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预防病毒性脑膜炎,除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2. 避免接触病毒感染者。 3.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病毒感染。 4. 定期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等。

AI医疗先锋

6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李玉顺医生是如何成为呼吸内科专家的?

李玉顺医生,男,副主任医师,汉族,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城阳镇。1982年,他从沂水医专医疗专业毕业,开启了他的医学之路。1987年,李医生加入了莒县人民医院,自此开始了他在该院的职业生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1998年,李玉顺医生前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呼吸内科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晋升为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玉顺医生在呼吸内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在诊治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还积极投身于医学研究,先后发表了《先天性蛛网膜囊肿2例报告》、《神经源性肺水肿28例诊治体会》等7篇学术论文,为医学界贡献了宝贵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他在专业领域的深厚功底,也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如果您需要就诊,李玉顺医生所在的莒县人民医院交通便利,可乘坐公交专线直达。李医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无疑是患者在面对呼吸系统疾病时的有力保障。

中医养生之道

31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临床上常用的晶体和胶体溶液有哪些?

在临床医学中,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是两种常用的液体治疗手段,它们在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度、补充能量以及治疗特定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晶体和胶体溶液。 晶体溶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氯化钠溶液:主要用于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以及调节血液渗透压。 葡萄糖溶液:主要有5%和10%两种浓度,用于提供能量、维持渗透压和补充血糖。 碳酸氢钠溶液:作为一种弱碱性溶液,主要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血液pH值。 氯化钾溶液:用于补充体内钾离子,治疗低钾血症,预防心律失常。 甘露醇溶液:作为一种有效的渗透性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水肿和急性肾衰竭。 胶体溶液则包括: 生理盐水:等渗性胶体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水分、维持血液容量,也可用于清洗伤口和眼部冲洗。 右旋糖酐注射液:由葡萄糖聚合而成,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维持渗透压以及作为药物的载体。

绿色医疗倡导者

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头部积水该如何治疗?

头部积水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颅脑炎症或脑外伤。针对不同原因,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1. 颅脑炎症:当颅脑受到炎症侵袭,如脑炎或脑膜炎时,可能导致纤维组织增生,进而阻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引发脑积水。对于此类情况,通常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奥拉西坦胶囊或阿昔洛韦片,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控制炎症的发展,减轻脑积水的症状。 2. 脑外伤:脑部受到外力撞击后,可能会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脑脊液堵塞网膜颗粒,影响脑脊液的回流与吸收,进而引起脑积水。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如内镜手术或脑脊液分流术,以有效地缓解脑积水。手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决定。 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在恢复期间都需要充分休息,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这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遵循医嘱。

癌症防治先锋

3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孩子头围异常增大是怎么回事?

孩子头围异常增大,俗称“大头症”,并非老人家所说的“大头聪明”,这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良或其他严重疾病的表现。家长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带孩子就医。首先,孩子头围过大可能是先天发育不良,这种情况下,头围增大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其次,脑积水、脑组织肿胀或颅内高压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孩子头围增大,这种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脑积水是大脑内部脊髓液循环受阻,导致积液堆积的一种情况,非常危险,应及时治疗。治疗“大头症”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引流管引流,让脑脊液顺利流出,从而缓解脑积水。此外,医生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其他治疗。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受到意外伤害,也是预防“大头症”的重要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头围、身高、体重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患有“大头症”的孩子,家长应保持耐心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癌症防治先锋

2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喝多少水会导致水中毒?

水是生命之源,但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水中毒,又称为低钠血症,是由于短时间内摄入过量水分,超过了肾脏的排泄能力,导致体内水分过多,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过低,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在短时间内饮用5000毫升至6000毫升的水,可能会增加水中毒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字并非绝对,因为个体差异、运动量、气温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体对水的代谢能力。 水中毒的症状可能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导致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饮水,并尽快就医。治疗水中毒的关键在于限制水分摄入,并通过补充氯化钠等方式纠正低钠血症。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量饮水至关重要。对于普通人而言,根据个人的活动量、气候条件等因素调整饮水量是合理的做法。特别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在炎热环境下工作时,应注意适时补充水分,但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全球医疗视野

2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哪些药物能快速利尿消肿?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遇到身体水肿的情况,希望通过药物快速缓解。然而,需要明确的是,不存在一种“吃什么药利尿消肿最快”的通用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因不同,所需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临床上常用的利尿消肿药物包括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吲达帕胺片和氨苯蝶啶片等。下面我们将对这些药物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 呋塞米片:作为一种强效利尿药,呋塞米片能够刺激肾素分泀,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肝硬化、急性脑水肿、急性肺水肿及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水肿。 2. 氢氯噻嗪片:属于中效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水肿等水肿性疾病。 3. 螺内酯片:作为一种低效利尿剂,主要用于治疗与醛固酮水平升高相关的水肿、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 吲达帕胺片:这是一种磺胺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远端肾小管皮质稀释段的钠离子再吸收来发挥作用,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5. 氨苯蝶啶片:该药物能够直接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钠钾交换,主要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水肿。 在选择使用上述任何一种药物之前,建议患者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同时,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远程医疗新视界

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快速问医生
隐私保障 · 不满意可随时结束咨询 · 全程无推销
立即咨询
plus免费
推荐医生
王凤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专业擅长:擅长脑出血、脑外伤、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脑胶质瘤、常见脊髓肿瘤、促醒、帕金森病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的诊治。
好评率:99% 接诊量:1192
李昊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脑炎(1例) 脑卒中(1例)
专业擅长:擅长脊髓脊柱疾患,包括脊柱、椎管及椎旁肿瘤,脊柱脊髓血管畸形,退行性脊柱病变(颈椎病、胸椎管狭窄、腰椎病),脊柱畸形(颅底凹陷、脊柱裂、骶管囊肿),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感染性疾病的显微微创手术治疗。对颅脑创伤和脑出血有着深入的研究。 对脑积水有着成熟先进的微创手术治疗理念。线下门诊,每周五下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门诊7楼神经外科三诊室,可在公众号上预约。
好评率:100% 接诊量:630
戴大伟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三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专业擅长:1. 脑神经外科:(1)脑肿瘤(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脑转移瘤、鞍区肿瘤、海绵窦肿瘤、桥小脑角区肿瘤、岩斜区肿瘤、脑室内肿瘤、松果体区肿瘤、脑干肿瘤)和脑血管病(脑梗塞、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等),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2)脑外伤、脑出血及后遗症(脑积水、颅骨缺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昏迷促醒、神经功能重建、神经调控和康复工程 )。 2. 脊柱脊髓神经外科:(1)椎管内肿瘤:神经鞘瘤、脊膜瘤、复杂椎管内外沟通肿瘤、高难度脊髓肿瘤(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椎管内囊肿、骶管囊肿、脊柱转移瘤(肺癌、乳腺癌、肝癌等)、脊柱原发肿瘤;(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骨折、脊髓损伤及后遗症(脊髓电刺激、神经调控技术);(3)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4)脊髓血管畸形(硬脊膜动静脉瘘、髓周动静脉瘘、脊髓海绵血管瘤)、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压迫。 专家门诊: 周一上午:仁济医院南院,江月路2000号,门诊大楼3楼专家B区1诊室 周三下午:仁济医院东院,浦建路160号,门诊大楼6楼专家18诊室
好评率:100% 接诊量:250
健康小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