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有哪些 6个原因可导致电解质紊乱
发表人:
医疗新知速递
阅读量:
347人
电解质紊乱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会影响人体的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了解电解质紊乱的成因,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常见原因:
1. 运动过度: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流失,特别是钠、钾等离子的丢失。长期运动过度,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2. 饮食失调:饮食不均衡,摄入不足或过多,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例如,长期低钾饮食会导致低钾血症。
3.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过度节食、频繁呕吐,导致电解质流失,引发电解质紊乱。
4. 肝硬化: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激素灭活障碍,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
5. 食管癌:晚期食管癌患者因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电解质失衡,引发电解质紊乱。
6.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是电解质紊乱的一种常见类型,表现为血清钾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
预防和治疗电解质紊乱,首先要了解其成因,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疑问?在线咨询专业医生
获得专业医疗建议,无需等待预约
1.5亿+
累计服务患者
99%
患者满意度
30秒
平均响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