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介绍小儿多动症的两个检查方法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一症状表现在儿童智力接近正常,在学习以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年龄和其发育水平不相称。小儿多动症会影响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关于检查小儿多动症的方法比较多,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两种方法。
1、微量元素测定。微量元素异常很容易导致小儿多动症情况发生,患有这类疾病的话,在微量元素检查结果上会出现出血铅含量过高,而体内锌以及硒含量较低的情况。部分人群还会存在贫血以及缺钙现象。
2、症状检查。小儿多动症主要确诊方法就是根据小儿的行为以及发病持续时间来进行判断。面诊的时候,医生可以通过小儿的一些具体症状来对其进行判定。这种症状主要表现是小儿注意力无法集中,精神比较涣散。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小动作,无法安静的坐着,处于出一个亢奋的状态。这种症状大多在12岁之前出现,其持续时间可达到半年以上。不管做什么事,小儿都容易受到影响,出现丢三落四以及遗忘的情况。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障碍,这主要是由于其记忆力能力变差引起的。
医学当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检查小儿多动症,通过判断引发小儿多动症出现的原因来对症下药,其主要方式包括药物、心理干预以及行为诱导等。大部分小儿在经过这几种方法治疗之后的效果都比较乐观,但也有少数人群在术后会出现一定的后遗症。在进行治疗时,要选择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医生会结合小儿的身体状况、行为以及评估量表来制定出合适治疗方案,以此来解决小儿多动症问题。
向本文作者提问

王辉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内科
好评100%|接诊量2174|响应时长21分钟
擅长:呼吸,消化,黄疸,皮疹,新生儿,
¥40起
问医生
#检查#多动症
阅读数 6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是成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与遗传、生理、心理及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简介成人多动症是一种成人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动症多在儿童时期发病,持续到青壮年阶段即为成人多动症。成人多动症检出率为1.1%~15.9%,我国的检出率为3.1%~6.3%[1]。成人多动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清楚,可能与遗传、生理、心理及社会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主要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等。目前本病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要手段。早期经积极规范地治疗,大部分患者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部分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甚至有慢性化改变,对工作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症状表现:成人多动症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注意分散、多动、冲动性行为,具体可表现为急躁、易怒、焦虑、抑郁等。诊断依据:根据症状表现及相关家族病史,结合实验室相关检查,头颅CT、磁共振可见五羟色胺功能亢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功能低下,头颅磁共振可见胼胝体、尾状核体积减小,脑电图多出现异常,慢波活动增加,即可确认该病。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是,成人多动症检出率为1.1%~15.9%,我国的检出率为3.1%~6.3%[1]。是否可以治愈?一般难以自愈。经积极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精神状态可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部分患者病情可反复发作,甚至有慢性化改变,对工作和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否遗传?是,成人多动症可能与遗传特质有关。是否医保范围?是

大家还在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