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颊炎需要吃消炎药吗 疱疹性咽颊炎如何用药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这一疾病多发生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儿童人群。在患病期间,绝大多数的患病儿童会出现咽颊充血、水肿和水泡的现象;有的患病儿童还会同时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为此,建议家长应该要积极地进行检查治疗。那么,疱疹性咽峡炎需要吃消炎药吗?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一种比较多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疾病,在临床上,多发生于一些儿童群体。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建议大家可以选择使用以下消炎药来进行治疗。

1、罗红霉素:疱疹性咽峡炎发生以后,如果患者确诊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所导致的,那么,一般情况下,既可以选择使用一些罗红霉素来进行治疗。罗红霉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消炎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患病儿童消除咽颊充血、水肿等现象。

2、草珊瑚含片: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患病儿童,在治疗的时候,建议家长应该要根据患病儿童的身体状况,选择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进行调理。通常可以在老中医的指导下,选择一些草珊瑚含片来进行局部治疗;另外,也可以联合使用一些利咽灵、保安散等中成药物来进行配合治疗。

3、头孢类药物:在患病期间,如果合并儿童同时合并有感染的症状,那么,建议大家应该要考虑选用一些利巴韦林、板兰根冲剂、头孢类药物、罗红霉素、布洛芬等抗感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都能够缓解和改善感染的有关症状。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发生以后,建议大家应该要根据合并儿童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在药物治疗期间,还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适当的多保持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一些白开水,这样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

向本文作者提问
孙建华·副主任医师
孙建华副主任医师自营医生三甲可处方
锦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
好评100%|接诊量16144|响应时长1440分钟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40
问医生
#概述#疱疹性咽颊炎
阅读数 1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发热、咽痛、呕吐、拒食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夏秋季节好发病毒感染引起,传染性强,大多数能自愈简介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具有起病急骤的发病特点。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也称抽搐)、脑炎等,口腔后部可以看到成簇小水疱。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口腔局部喷涂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以缓解口痛症状。重症可以住院输液等综合治疗。通常轻度患儿4~6天可痊愈,但病情较重者可至2周,且同一患儿可因感染同型病毒而重复发病,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防护,避免再次感染[1][2]。症状表现: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小婴儿因口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也称抽搐)、脑炎等,口腔后部可以看到成簇小水疱。患儿大多数症状较轻,多可在1~2周自愈。诊断依据:根据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口痛、四肢酸痛、拒食等典型症状,结合医生对患儿进行的咽喉部检查发现咽部红肿、口腔疱疹等即可确诊。是否具有传染性?是,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通过什么方式传染?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是通过粪-口传播及飞沫传播的,也可通过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传播。若患有此病,应积极配合临床医生,尽早隔离治疗,防止传染他人。日常出门佩戴口罩可以有效的预防疾病的传播[1]。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四季均可发病,于夏季最盛,秋季次之。如单独发生,常全身症状,因其传染性,多见于幼儿园阶段及学龄期儿童,可迅速蔓延,所以该病一般呈散发流行或地区性暴发流行。2015年杭州市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75岁,其中5岁以下患儿占91.6%[1]。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常轻度患儿4~6天可痊愈,但病情较重者可至2周,且同一患儿可因感染同型病毒而重复发病,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防护,避免再次感染[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孙建华·副主任医师李鹏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