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作者:李晓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消化内科疾病,由于其病程比较漫长,如果患者长期服用一些西药的话,往往就会给胃肠道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为此,建议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中医疗法来进行辅助治疗。那么,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有哪些呢?
1、补脾益肠丸:对于大肠湿热型患者来说,应该要在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指导下,选择服用一些补脾益肠丸来进行治疗。补脾益肠丸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黄芩、红藤、大黄、槟榔片、黄连、当归、广木香等,这一药物具有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有效地改善腹泻,黏液便以及脓血便的症状。
2、结肠炎丸:对于阴血亏虚所引起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患病期间,患者大多都会出现腹痛、腹泻,黏液稀便、食欲减退等症状,鉴于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结肠炎丸进行调理。结肠炎丸的有效成分有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炒扁豆、葛根、莲子肉等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好的改善便中脓血、纳差、腹胀等诸多不适反应。
3、党参黄芪汤:如果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身体状况比较虚弱,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辅助于一些党参黄芪汤来进行治疗。党参黄芪汤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汤剂药物,其有效成分有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桔梗、大枣,生姜、甘草等,这一药物具有温中散寒、温脾补肾的作用。
中医中药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主要是以调养为主,一般疗程都比较长。建议大家在使用中药中药治疗过程中,应该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对于中药的用法用量、如何配伍、如何熬制等,都应该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切忌任意服用,否则往往就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溃疡性慢性回肠结肠炎
阅读数 37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空肠和回肠肠腔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症状为慢性腹泻、脂肪泻、腹痛、消瘦、发热等以对症治疗为主,预后相对较差简介慢性溃疡性非肉芽肿性空肠回肠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肠道疾病,其特点是空肠和回肠肠管内多个部位出现溃疡,本病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明确。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部分患者在儿童期就出现腹泻史,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腹痛、腹胀、发热、消瘦等症状。目前尚特效药物可以治疗本病,多以对症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变范围集中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本病进展快,预后相对较差,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最终导致患者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为慢性腹泻,还可出现消瘦、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诊断依据本病需结合病史(腹泻史)、临床症状(长期腹泻、脂肪泻(大便颜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有恶臭)、腹胀、腹痛等)、体格检查(体型消瘦、腹部压痛等)、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等指标偏低;大便脂肪增加、隐血阳性(大便内有血,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如肠道出血)等)及影像学检查(X线钡剂造影发现肠管狭窄或扩张等,胶囊内镜和小肠镜发现多处溃疡)等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少见,具体发病率目前尚统计学数据[1]。是否可以治愈?较难治愈,本病尚有效治疗手段,多以对症治疗(缓解腹泻、补液、补充白蛋白等)为主,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0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