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结痂了可以洗澡吗 带状疱疹结痂了的禁忌事项细说
作者:王晓哲
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皮肤疾病,患者会有皮肤表面起疱疹、疼痛、身体发热、食欲不振等多种症状出现。这种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大概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因此除了要积极的用药治疗之外,也需要注意做好日常的皮肤保护与工作,这样对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带状疱疹患者坚持用药治疗一段时间患处就会结痂,结痂以后也是可以洗澡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
1、洗澡的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使用太热或者是太冷的水洗澡,尤其是结痂皮的部位不能使用强碱性的肥皂涂抹清洗,最好还是在患处裹上保鲜膜,不要长时间的沾水,以免痂皮脱落以后发生感染现象。
2、洗澡以后一定要使用松软干净的棉布擦拭皮肤,然后涂抹药物,等药物完全吸收以后再穿衣服。一定要以宽松透气心好的棉质衣服为主,不要穿紧身衣服,不要穿布料粗硬的衣服,以免对患处皮肤造成摩擦,导致痂皮非自然的脱落。
3、带状疱疹结痂以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才能够彻底治愈,因此一定要让痂皮部位自然脱落,千万不能用手揭掉,否则容易使局部皮肤再次起疱疹,甚至是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的现象。
患者除了注意以上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之外,也要注意保证睡眠充足,睡觉的时候勤翻身,不要让结痂的部位收到长时间的压迫。坚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更加不能吃海鲜之类的发物,戒烟戒酒,只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就能够帮助病情更快的治愈。
#概述#带状疱疹
阅读数 68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有健康问题,立即提问
3元提问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有传染性疱疹发生在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伴剧烈疼痛经抗病毒、止痛治疗后可治愈,较少复发简介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典型临床表现为沿神经单侧带状分布的红斑、水疱,伴同程度的神经疼痛,严重可引起颅内感染、视力改变、面瘫等后果。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疼为主要治疗方案,可以辅助物理治疗。大部分患者愈后良好,部分会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表现:典型临床表现为身体一侧出现簇集型小水疱(成簇疱疹),呈带状分布,一般过正中线,并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年龄越大,神经痛愈重。诊断依据:根据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身体单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伴有局部剧烈疼痛),即可诊断本病。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如疱底刮取物涂片检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或病毒培养。带状疱疹有哪些类型?目前,带状疱疹的分类还是很明确,根据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1.普通带状疱疹。2.特殊带状疱疹(1)眼带状疱疹;(2)耳带状疱疹;(3)播散性带状疱疹;(4)顿挫型带状疱疹[1]。是否具有传染性?带状疱疹为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强。通过什么方式传染?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但带状疱疹的发生一般认为是由外源性病毒感染引起,而是由于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再次活化导致,即患者大多曾患过水痘,经治疗后,水痘痊愈,但仍会有部分病毒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苏醒”,进而引发带状疱疹[1]。怎么预防?目前针对带状疱疹的预防,主要以减少或避免带状疱疹危险因素为主,如避免与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疱疹处皮肤直接接触、接种疫苗、坚持锻炼提高抵抗力等,或通过预防水痘来预防带状疱疹。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全球范围内,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年发病率为3~5%,即一年里,每1000人中就大概有3~5人患上带状疱疹,亚太地区年发病率更高,为3~10%[2][3]。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经抗病毒、镇静止痛等药物治疗后,带状疱疹可达到治愈效果。治愈后,大多数患者获得较长久的免疫,会复发,但少数患者存在复发情况[2]。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