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慢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慢性腹泻的4个症状明显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
健康一点通
首席健康管家

作者:丁傲

由于保暖措施不到位、盲目的使用抗生素、胃肠感染病毒、消化不好、脾胃功能较差、饮食不当等因素,宝宝很容易出现慢性腹泻的问题。但是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慢性腹泻。接下来就来介绍一下,宝宝出现慢性出血会导致哪些具体症状?

1、排便异常

通常情况下,宝宝的正常排便次数是每天一次到两次,如果宝宝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了三次,可以考虑是由于慢性腹泻导致的。另外,慢性腹泻也会改变大便的形状。如果发现宝宝的大便较为细软,长期不成形,呈现泡沫样,或者出现了水量大便,也是慢性腹泻在临床上的几个主要症状。

2、高烧

如果肠道出现了病毒感染的问题,就可能会造成宝宝出现慢性腹泻的问题,也会同时造成高烧、发热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很多宝宝的体温都会超过39度。

3、精神异常

慢性腹泻的情况如果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昏迷、惊吓、抽动等一系列症状。另外,宝宝还会出现浑身无力、脸色苍白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宝宝如果经常呕吐,可能会导致休克问题。

4、腹部疼痛

存在慢性腹泻的宝宝在吃完食物后,腹部可能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站持续一个小时左右后,宝宝就会进行排便。

以上就是宝宝慢性腹泻会出现的一些典型症状。出现以上症状后,建议家长尽快带宝宝前往医院完善便常规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或者炎症问题。另外,需要注意加强保暖措施,尤其需要避免腹部受凉。同时,应该适当改善饮食结构,不要让宝宝摄入过于寒冷和过于辛辣的食物。

#慢性腹泻
阅读数 15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排便次数增多或粪便量增加,或粪质稀薄等病程超过4周或长期反复发作可以治愈,大多预后良好简介慢性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或粪便量增加(>200g/d),或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程超过4周以上或者长期反复发作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本病多因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药物等所致。本病可以治愈,一般经病因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预后良好。若治疗可长期迁延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2]。症状表现:典型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的增多,或粪便量增加,或大便成形、粪质稀薄等。诊断依据:依据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或粪便量增加(>200g/d),或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程超过4周以上或者长期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以及内镜、活检等辅助检查可诊断[1]。慢性腹泻有哪些类型?依据病理生理机制,慢性腹泻可分为以下四类:1.渗透性腹泻:是由于肠腔内存在大量的高渗食物或药物,导致肠腔内渗透压升高,体液水分大量进入肠腔所致。2.分泌性腹泻:是由于肠黏膜受到刺激而致水、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导致分泌、吸收失衡而引起的腹泻。3.渗出性腹泻:肠黏膜发生炎症、溃疡等病变时,完整性受到破坏,大量体液渗出到肠腔,导致腹泻,亦称炎症性腹泻。4.动力异常性腹泻:肠道蠕动过快,肠内容物快速通过肠腔,与肠黏膜接触时间过短,影响消化与吸收,水电解质吸收减少,发生腹泻。是否具有传染性?否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具体发病率详。是否可以治愈?本病可以治愈,一般针对病因进行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后可治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健康一点通·首席健康管家唐保东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