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重型的表现有哪些

休克一般是指身体循环系统出现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往往会有血压急剧下降、头晕、呕吐等症状出现,患者往往会发生昏迷,严重时还可能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而感染性休克就是休克的一种常见类型,一般多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发生以后,由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导致。在临床上出现重型感染型休克会有哪些表现呢?

1、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休克是一种应激状态,在发生休克的时候机体往往会出现交感神经的兴奋,同时也会出现血液的高凝状态。在出现重型感染性休克的时候,血液内还会有大量的病原体,会释放一些毒素,可能会加快血液的凝固,这样往往会导致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如果不及时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患者往往会因为形成血栓而死亡。

2、多器官功能障碍

重型感染性休克发生时往往会出现脓血症和毒血症,这样会出现全身的感染,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肝脏功能衰竭以及肾脏功能衰竭,体内多个器官同时出现衰竭一般会严重影响身体的代谢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3、严重的代谢障碍

发生重型感染性休克后患者的呼吸功能也会受到抑制,会导致体内出现二氧化碳的储留,这样往往会造成呼吸性酸中毒,会在体内出现大量的酮体,可能会对全身器官组织造成损伤。

由此看来,在发生重型感染性休克时身体往往会出现比较广泛的损伤,严重时很可能会影响到相关的生命体征。因此,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进行干预,需要及时进行抗感染,同时需要进行吸氧、强心、保肝、利尿等综合治疗,同时也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纠正感染性休克。

#败血病性休克
阅读数 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微信好友
朋友圈
疾病科普
查看更多
病原体侵入引发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伴持续性低血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等需及时救治,否则可危及患者生命简介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一种由各种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造成各器官(脑、肾、肺、心、肝等)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正常范围: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嗜睡、少尿或尿等[1]。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较高的致死率,需要及时救治,通常预后良好,但如果未能及时救治,则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水肿等),最终导致死亡。症状表现: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等。诊断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嗜睡、少尿或尿等),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等)做出诊断。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否常见?本病常见。发病率逐年增高[5]。是否可以治愈?可以治愈。通常情况下,及时救治可痊愈。是否遗传?否是否医保范围?是
吴海武·主任医师李侗曾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